DC娱乐网

莫迪在G7遭遇耻辱一幕,特朗普一句话,让没到场的中国成了焦点

没到的,成了话题中心;到的人,却被无视。近期G7峰会在加拿大如期举行。今年的G7峰会当然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莫迪站在

没到的,成了话题中心;到的人,却被无视。

近期G7峰会在加拿大如期举行。

今年的G7峰会当然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莫迪站在场内,特朗普却抛出“中国可以加入G7”的言论。

印度社交网络炸开了锅,莫迪成了尴尬的背景板。

中国根本没到场,却成了全场焦点。

6月16日至17日,G7峰会在加拿大卡纳纳斯基斯举行。

七国集团成员——美、英、法、德、意、加、日——齐聚一堂。

作为非成员国的印度、乌克兰、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尼等也受邀出席。

这也不是莫迪第一次参加峰会,可惜莫迪还是没能成为主角。

会议第一天,特朗普在公开场合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中国是否应加入G7。

他的回答令人意外:“这主意不错,如果有人愿意让中国加入,我不反对。”

别忘了,莫迪也在峰会现场。

一句话,把中国拉进了话题中心,也让印度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有一些印度网友表达了如下观点,如 “莫迪人在 G7,却无意间成为了背景板”“莫迪人在 G7,却被彻底无视”。

突然觉得莫迪挺凄凉的。

社交平台上,“中国未到场却成焦点”一度成为热议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中国第一次与G7“扯上关系”。

2003 年起,美国多次邀请中国财政部(副职)和央行负责人(副职)出席 G7 非正式对话。

中国多次明确表示无意加入。

这一次,特朗普的言论再次点燃了这一话题。

这次中国既没有参与,也没有表态,却意外成为焦点。

而印度,作为受邀嘉宾,却遭到了特朗普的无视。

特朗普的态度也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印度并不是美国优先考虑的“伙伴”,至少不是在G7舞台上。

不过,莫迪并不是唯一在这场峰会中遭遇尴尬的领导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经历了一场“外交空手而归”。

这次他搭乘专机从基辅出发前往加拿大。

但抵达加拿大后不久,他就得知——特朗普已提前离开。

根据外媒的说法,泽连斯基原本与特朗普敲定好了会晤日期,现在也被迫取消。

让泽连斯基更生气的是由于美国反对,G7 放弃了就乌克兰问题发表强硬声明的计划。

泽连斯基在与 G7 其他领导人交流中也未取得理想成果,他此行的外交目标几乎全线落空。

这场峰会对乌克兰而言,不仅没有带来新的重建资金承诺,连最基本的对俄立场协调也未达成一致。

泽连斯基随后缩短了在加拿大的停留时间,取消了原定的新闻发布会,提前返回基辅。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他近年最失败的一次外交出访。

问题很大一部分也出在特朗普的提前离场。

特朗普离开的理由是“国内事务紧急”,但真实原因更复杂。

据美媒消息称,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在峰会召开前就已发生变动。

6月15日至16日,美军在中东的军事部署有所变动。

近日,美国将 “尼米兹” 号航母打击群派往中东,向中东部署更多战斗机并延长其他战机部署时间,还考虑在东地中海部署更多具备导弹防御能力的军舰。

特朗普当时选择离场,很可能是为应对中东局势升级。

他回国后在白宫战情室与白宫国家安全团队会面,讨论伊朗与以色列近期升级的冲突。

这表明,特朗普早已将中东视为优先事项,乌克兰问题只能往后靠靠。

也正因如此,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关键会晤”无疾而终。

韩国总统李在明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

原计划与特朗普进行首次面对面会谈,时间和地点都已敲定。

但就在他乘专机飞往加拿大途中,特朗普宣布提前离场。

不过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称,美方在事态发生时联系了韩方,请求谅解。

李在明相当重视这次会晤。

他原本希望借此机会推进韩美关税谈判,却因对方的“临时变卦”彻底泡汤。

印度、乌克兰、韩国三国领导人的集体“失利”,让这场G7峰会显得格外冷清。

反观中国,虽然并没有到场参加,却因特朗普的一句话成为全场焦点。

不难看出中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3.48万亿美元工业产值的数据,在G7国家里依旧是一家独大;但是中国8.67万亿美元的工业产值,远超于G7所有经济体的工业产值总和,中国以一敌七。

经济数据之外,供应链掌控力、制造业规模、科技自主性,中国都处于全球前列。

而印度,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在产业链整合、基础设施、国际话语权等方面仍有巨大差距。

在G7这个以经济体量和全球影响力为基础的机制里,中国自然成了绕不开的存在。

特朗普提出让中国加入G7,有可能不是随便说说,说不定是他希望中国能为G7“输血”。

当然中国是不会理会的。

中国并未回应特朗普的提议,中国不加入 G7 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其中就包括理念宗旨不同。

在过去十年中,G7逐步从经济合作平台变成了政治联盟。

年年会议,年年发表联合声明,内容多围绕“价值观”、“所谓挑战者”,少有实质经济成果。

相比之下,中国更倾向于推动金砖国家机制,构建更加平衡、多元的全球治理体系。

而G7的结构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次峰会的“低效”表现,不只是因为特朗普的离场,更是因为G7国家内部缺乏共识。

德国与法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已有松动,意大利则更关注本国经济。

日本和加拿大虽表态支持乌克兰,但资源有限,影响力也难以左右全局。

G7这个平台越来越难以对全球重大问题形成统一回应。

这也让“邀请中国加入”的提议显得更像是一种妥协而非诚意。

这件事对于印度来说,着实让人很尴尬。

没有参与,却主导话题;没有出席,却成为焦点。

这就是中国的地位。

不过要让中国去,中国也不感兴趣。

莫迪在台上,却被边缘;泽连斯基千里奔赴,却空手而归。

如古语所言:“不在庙堂之上,亦能影响庙堂之议。”

这场峰会,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全球重心,早已悄然东移。

评论列表

老道
老道 11
2025-06-28 22:45
阿三哥家的莫迪“老仙”参加G7真以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老仙”还真没想到自己在G7会峰中尽然只配扮演小丑的角色,这就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悲哀。打肿脸是充不了胖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