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技术驱动制造革新:北一科技多款智能机床亮相,定位精度达微米级

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新台阶。在北一(山东)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新型车铣

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正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迈向新台阶。

在北一(山东)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新型车铣复合机床正安静运转。操作人员通过语音指令轻松控制设备,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人机对话技术应用的场景之一。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一工业扎根山东滕州14年,构建了涵盖数控机床研发、自动化解决方案、工业软件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现有员工700余名,其中高级技术人才177人,90后员工占比超过一半。

多款主力机型,展现技术实力

北一工业的产品线覆盖广泛,主要包括五轴系列、大型车铣复合机床、数控斜车、卧式加工中心等系列产品。

推出的3100LY车铣复合机床采用先进的A2-8型电主轴设计,最高转速达到3000r/min,额定扭矩283Nm,配备37kW主电机,为各种材料的加工提供充沛动力。

该机床支持无级变速,能够根据不同加工需求自动调整转速。其加工范围令人印象深刻: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750mm,最大切削长度1000mm,标准切削直径380mm,最大切削直径500mm。

在重型加工领域,公司的TCK50斜车、TCK600D车削中心、TCK70Y车铣复合等机型表现出色。其中,HMC800S倒T式三线伸缩主轴卧式加工中心采用倒T型整体铸造床身,抗扭刚度提升40%,实现15.5吨自重下的微米级振动抑制。

精度控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精度是衡量机床品质的核心指标。3100LY车铣复合机床严格执行GB/T16462-2007国家标准,实现IT6级加工精度。具体而言,工件圆度控制在0.0025mm以内,圆柱度在150mm长度上不超过0.01mm。

各轴定位精度表现同样出色:X、Z轴定位精度为0.01mm,重复定位精度达0.004mm;C轴定位精度63角秒,重复定位精度25角秒。这些指标确保了机床在长时间运行中仍能保持稳定的加工精度。

公司拥有激光干涉仪5台、雷尼绍球杆测试仪2台等精密检测设备,确保重复定位精度达到3微米,远超国家标准。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集群采用动态精度补偿技术,通过激光干涉仪+热变形传感器的双闭环控制,定位精度达0.005mm。

智能化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北一工业的智能机床搭载了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人机对话技术”,使设备具备了类人脑的决策能力。操作人员只需说出加工要求,系统能在3秒内调用云端工艺库生成加工程序,并同步显示虚拟加工仿真。

AI算法的植入实现了三大突破:工艺参数自优化功能通过分析10万+加工案例,使试切次数从8次缩减至2次,准备时间缩短75%;振动监测系统每秒采集500组数据,将突发停机概率降低至0.3%。

智能温控系统将主轴热漂移误差控制在±0.002mm以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动态补偿系统解决了行业痛点,集成热变形动态补偿算法和多轴协同控制技术,即便连续加工,精度衰减也不超过0.0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