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25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全揭秘,三位科学家如何用分子积木改变世界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北川进、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罗布森、美国化学家奥马尔·亚吉因开发金属有机框架(MO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北川进、澳大利亚学者理查德·罗布森、美国化学家奥马尔·亚吉因开发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共享殊荣。这种能"呼吸"的分子海绵,正在让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变成现实——从沙漠提取饮用水、捕获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储存清洁能源...

北川进,从柔性材料到沙漠取水的"分子魔术师"

你能想象一块材料像变形金刚般自由伸缩吗?京都大学教授北川进在1992年首次发现MOF的神奇特性:当气体分子进出时,材料竟能像肌肉般收缩扩张。这种柔性特质让MOF在气体分离领域大显身手,效率比传统材料提升10倍以上。2024年,沙特阿拉伯首次在撒哈拉沙漠部署北川进团队研发的MOF空气取水站。这个集装箱大小的设备每天能从干燥空气中提取3000升饮用水,成本不到传统淡化技术的1/5。"我们正在研发第二代材料,即使湿度低于10%也能高效工作。"北川进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透露。

理查德·罗布森,46年磨一剑的"金属有机框架之父"

1974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罗布森用女儿的木球和烤肉签搭建分子模型时突发奇想:"如果用金属离子代替木球,用有机分子做连接臂会怎样?"这个看似儿戏的创意,最终催生了价值万亿的材料革命。1989年,罗布森用铜离子和四臂分子合成出第一个MOF,却发现这个"水晶宫"一碰就碎。直到1992年北川进发现材料的柔性特质,2003年亚吉团队合成出最稳定MOF,罗布森的"豆腐渣工程"才真正逆袭。如今74岁的他仍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被学生称为"分子建筑界的贝聿铭"。

奥马尔·亚吉,从难民营走出的"分子裁缝"

奥马尔·亚吉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传奇。这位出生于约旦难民营的科学家,凭借奖学金赴美留学,最终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他创造的"网格化学"技术,让MOF合成从试错走向精准定制,就像乐高积木般随心所欲拼出各种功能模块。亚吉团队开发的MOF材料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上海某新能源公司用MOF储氢材料,让氢燃料电池车续航突破1200公里;杭州污水处理厂用MOF滤材,将水中致癌物PFAS的去除率提升至99.9%。"这仅仅是开始,"亚吉表示,"我们正在开发能分解塑料垃圾的MOF酶。"

MOF革命,从科幻到现实的跨界应用

三位科学家的获奖,标志着材料科学进入"定制时代"。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MOF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美元。这种分子海绵不仅能解决能源和环境难题,还在医药领域展现潜力——某跨国药企已用MOF材料包裹抗癌药物,实现精准靶向释放。202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评价:"他们不仅创造了新材料,更教会人类如何与分子对话。"从沙漠取水到星际移民,MOF材料正在书写新的科技史诗。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子孙会在火星殖民地用MOF材料呼吸空气时,依然记得这三位"分子建筑师"的名字。

科学无国界,三位获奖者的传奇人生

获奖者的背景充满传奇色彩。北川进出身日本传统匠人家庭,30年专注MOF研究;罗布森74岁仍坚持在实验室做实验,被学生称为"分子建筑界的贝聿铭";亚吉从难民营走出,用科学改变命运。他们的故事证明,伟大的科学突破往往始于异想天开。当罗布森在1989年合成出第一个不稳定MOF时,没有人想到这个"豆腐渣工程"会在36年后改变世界。正如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所说:"他们的工作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掌握了'点石成金'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