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开了个“好头”,特朗普自信心得到满足,在加拿大对美国“妥协”后,强硬许久的欧盟也打算让步了。
6月29日,加拿大财政部表示:将取消对美国的“数字服务税”,两天前(27日)特朗普发文威胁,要中断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原因就是“数字服务税”。
报道称:一旦数字服务税生效,美国亚马逊、谷歌等多家公司都要向加拿大交税,原本加拿大想靠这一点“拿捏”美国,让美国取消对自己的关税,没想到被特朗普“反将一军”,加拿大对美妥协后欧盟也做出了部分让步。
美国彭博社6月30日报道:90天暂停关税将在7月9日到期,对于特朗普的强硬态度,欧盟做出让步“弃车保帅”,愿意接受美国政府提出的10%基础关税,欧盟想以此换取美国政府减少对其他领域的关税。
表面上欧盟做出了一大让步,实际上是保全了其他产业,如果在关税暂停期结束后美国与欧盟还没达成协议,那欧盟的损失将会更大,本不想让步的欧盟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都知道从关税战一开始欧盟就不打算让步,对特朗普的态度也是强硬的,在欧盟看来过去几十年里美欧关系建立在“自由贸易”和“共同价值”上,还有欧盟部分国家还跟随美军脚步在亚洲地区扬武耀威撑场面,欧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特朗普并不顾盟友情面,欧盟原本还想通过“对等沟通”解决问题美欧关税问题,但欧盟的强硬换来的却是更大的关税。
6月1日,特朗普将欧盟的关税提高到了50%,欧盟彻底慌了,在双方通话后特朗普决定将这50%的关税推迟到7月9日,也就是说欧盟接受原本的10%,那就希望特朗普取消加征的50%,欧盟可真会做生意!但特朗普这个商人可比他们会做生意。
再加上欧盟内部对关税问题态度不一致,德媒此前曾表示,德国汽车业一旦遭到额外关税,每天损失可能高达数千万欧元,要知道汽车制造业是德国的主要精力来源之一,汽车出口又是对美最大的利润来源,德国肯定不想对美关税妥协,但他们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意大利也有类似的担忧,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特朗普的关税战“犹如一把刀”,妄想切断他们国家的经济来源。
但法国的非常强硬,法国总统马克龙始终强调“零关税换零关税”,不愿接受任何形式的不平衡协议,法国受影响最大的行业是农业和航空,这些领域目前还没有被特朗普“针对”,但不排除如果马克龙在强硬下去,特朗普会对农业和航空出手。
由于内部的不统一,欧盟委员会夹在中间非常难受,但美欧关税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于是便有了“接受10%普遍关税一词,换取其他产业关税的豁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希望得到豁免的行业可能包括医药、半导体、商用飞机等等,这些行业也是受关税影响最大的行业。
对于这份“协议”欧盟寄予很大厚望,只希望特朗普能同意,当然要是特朗普不同意欧盟也留了后手,根《观察者网》6月25日报道,欧盟已经核准了116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其中210亿针对钢铝关税,950亿“回应对等关税”,还有波音飞机、大豆、农产品和汽车等各项领域,说白了,这份清单其实是想让美国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
不仅如此,在非关税问题上欧盟也在积极与美国加强交流,其中包括科技、安全合作等议题等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拉近美欧之间的关系,毕竟特朗普与欧盟在近段时间的“开撕”让双方关系下降,欧盟想通过加强合作缓解与美国的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欧盟想以此换取关后豁免。
分析来看,特朗普对欧盟的关税态度强硬不单单是经济问题,而是巩固美国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此前曾不止一次地在媒体前表示:欧盟的成立就是“搞垮美国”,所以特朗普可能想通过这场关税消减欧盟在国际上的地位。
而对于美国而言,他们可能不会接受10%普遍关税,还有让美国取消对其他领域的关税,这并不符合特朗普的目的,所以特朗普现在是否会同意欧盟提出的方案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可以肯定的是,欧盟通过这场关税战看清了现实,对美国不能有太高的期望,应该加强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王毅外长在6月底对欧洲多国进行了走访,其中包括法国、德国等,交谈中双方探讨了产业链安全、市场多元合作等问题。
王毅外长这次访问是应邀前往的,这也就证明欧盟国家正在重新布局,不再把所有赌注都押在华盛顿。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方在与欧盟展开合作时都是带着诚意的,但欧盟此前对华态度褒贬不一,其目的就是为了“讨好”美国,现在欧盟认清现实,他们也该带着绝对诚意与中方加强合作交流了。
而欧盟之所以对美让步,是在现实和战略之间做出的一次艰难选择,这项协议有可能会达成,但美欧之间的“矛盾”并不会因此化解,所以欧盟更应该加强与多边的合作,这样到时候美国再出招欧盟也不会“慌了神”。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白宫前两天曾表示:90天“对等关税”最后期限可能会延迟,美国财政部部长在26日表示:其他国家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可能在9月1日前完成,至于最后是美国让步还是其他国家让步我们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