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血色模糊,座椅间抽泣无声,一个孩子攥紧拳头问出那句:“现在还有人敢这样对我们吗?”这句话,穿透了历史与现实的隔膜,敲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电影《731》自9月18日上映以来,如同一声惊雷震撼全国。影片首日票房即破3.44亿元,刷新中国内地电影市场非春节档影片的首日票房纪录。
黑暗中,观众们目睹了一幕幕历史真相:中国姑娘的双手被烫熟,女日军官撕下她手上分离的肉与骨。
电影《731》撕开了历史最残酷的一道裂口。影片基于历史档案和幸存者证词,再现了冻伤、毒气、活体解剖等非人实验。
这些暴行催生了现代临床试验准则,成为医学伦理进步史上最血腥、也最不可磨灭的注脚。
1933年,侵华日军在黑龙江五常县背荫河镇建立兵营,秘密开展细菌实验。此后,“中马城暴动”发生,有中国受害者越狱,加上东北抗联几度袭击“中马城”,迫使日军转移实验场。
1936年春,一项极为保密的工程在哈尔滨平房地区开工,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基地。
影片以战犯原名呈现了731部队首恶石井四郎。这位被称为“细菌战思想家”的恶魔,1925年在国际裁军大会签订《日内瓦议定书》宣布化学战和生物战为非法的同时,却痴迷于细菌战的威力。
石井四郎甚至以当场喝下自己“净化”后的尿液为据,向日军高层游说细菌战的威力和重要性。他获得了日本军界支持,最终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细菌杀人工厂,规模远超德国法西斯“波兹南细菌研究院”。
影片中姜武饰演的小商贩王永章,对外谎称自己是“王子阳”。这个名字背后藏着真实的历史英雄。
真实的王子阳曾被日军抓到背荫河的“中马城”,受尽折磨。1933年9月30日,王子阳等12人成功逃生,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东北抗联第三军第六师代师长。
1937年3月,在木兰县的一次对日作战中,王子阳牺牲了。但他的精神通过电影得以延续,提醒着我们平凡人也能展现非凡勇气。
电影中塑造了两个爱看中国小孩变戏法的日军士兵,他们年纪不大、学生模样。这些年轻面孔背后,是731部队为补充人力、培养细菌战后备力量而组建的“少年技术见习队”。
从1937年到1945年,总共有6期少年班,成员230多人。这些14岁至18岁的日本青少年被带到哈尔滨,接受数月集中培训,不仅学习细菌学知识,更接受将活人视为实验材料的“非人化”观念。
2024年8月,时年94岁的少年班原队员清水英男重返中国,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指认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并向受害者表示真诚道歉与忏悔。
《731》不是一部娱乐片,而是125分钟的历史证言。它告诉我们,曾经的苦难,是为了让后人不再承受;今日的强大,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影片英文名《731EvilUnbound》(罪行无界),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的警示。日本右翼势力试图删除教科书内容、阻挠电影上映,但正如导演所说:“我们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在给历史盖章。”
8月15日对日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日本的“终战之日”。然而,日本普通民众和媒体都把8月15日称为“终战纪念日”,却很少直面其无条件投降的实质。
2024年8月,94岁的原731部队少年班队员清水英男站在哈尔滨罪证陈列馆前忏悔:“我现在的心愿就是希望日本政府讲真话,把731部队的历史如实说出来。”
影院外,城市霓虹闪烁,孩子们在广场奔跑嬉戏。**这平凡而安宁的景象**,正是对历史最好的回答。我们不必生活在恐惧中,因为坚韧的民族精神已融入血脉——任何妄图重蹈历史覆辙者,必将在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前撞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