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破解国产关键软件应用技能人才短缺难题,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5年10月24日启动了一项专项培养计划。该计划依托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旨在打造“体系化构建、生态化协同、成果化导向”的人才培养全链条生态。
这项计划紧密结合深圳“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围绕国产关键软件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的核心需求,划分了三大培养领域:主攻国产基础软件领域、聚焦工业数字软件领域、全面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部署。计划每年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输送2.5万名高技能数字人才,有效覆盖产业发展急需的数字技能人才缺口。
在培养模式上,该计划突出实战培育,以“产教融合、学以致用”为核心导向,将企业真实项目需求和技术攻关场景转化为训练任务,构建了“产业需求拆解—实战任务设计—导师带教指导—沉浸式训练—成果检验”的闭环培养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致力于深化资源共享,完善人才开发生态。通过面向全市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共享“标准化培养资源包”,引导用人单位或教培机构设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软件人才终身培训制度,从而打通国产关键软件人才培养链条,为产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该计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国产关键软件在各行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ERP系统、进销存系统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深圳这一举措为全国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小程序需求的多元化,市场对具备国产软件应用技能的人才需求持续攀升。深圳此次专项计划的推出,正是应对这一趋势的积极举措,有望为行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应用人才。
此项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关键软件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