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不仅写了大风歌,而且还唱了出来,不仅唱了出来,还选了一百二十位少年伴唱,好一个有才情的人!
读完大风歌,立即刷新了对刘邦的认知:曾经在小酒馆里端过酒杯的手,竟然写出了这样大气磅礴的字眼儿。
公元前196年,刘邦在平叛英布得胜后,回到离别十五年的家乡沛县,这次回家可以说是衣锦还乡,因为他击败项羽,结束了楚汉相争,同时晋升帝王。晋升帝王后,诛韩信、彭越,击英布等,消除了威胁。

回乡的日子里,他召集父老乡亲把酒畅饮,席间,有感而发,作诗一首即大风歌。大风歌,仅仅三句,却表达着眼底的豪放与未来的惆怅。
读完大风歌,立即联想到刘邦的宠妾戚夫人,刘邦晚年非常的宠爱戚夫人,甚至决定为了戚夫人而更换事业的接班人!是什么让刘邦到了晚年却依然敢于冒险去调整战略决策?读了大风歌,我仿佛找到了一点儿蛛丝马迹。
戚夫人是刘邦的妾,可是,她的名字大部分时间和刘邦的发妻吕雉同时出现!不是因为戚夫人是吕雉的盟友,而是因为吕雉手段的辛辣在戚夫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换句话说,戚夫人以“人彘”的特别称谓成就了吕雉“毒妇”的名号。

其实,如果不是刘邦彭城与项羽扳手腕失利,刘邦可能不会与戚夫人有交集,然而,如果只是同情悲剧的假设,真的事情就在刘邦从彭城撤退时,到定陶后戚家父女救了他,女子就是戚夫人,生命的危机过后,刘邦喜欢上了这个勇敢的妙龄女子。
据说,戚夫人的舞蹈跳得好、围棋下得好,常常陪伴在刘邦左右,在刘邦去世后,被吕雉打入冷宫,戚夫人在冷宫自己作词、谱曲,自己高歌一曲《舂歌》,言语简洁,直抒胸臆。
戚夫人是刘邦后宫的一名宠妃,古代帝王们的宠妃在惜字如金的史书上能留下名字已经就不容易了,何况像戚夫人这样留下诗歌原文的,更是少之又少。

由上可见,戚夫人不单单是一个勇敢妙龄的女子,她还是一个才女。刘邦是一个有远见、有谋略,兼具才情的人,在他的晚年好像倾诉比做什么、怎么做,更显得重要,也就是说他的身边需要一个能倾听,兼具才情的女子。
人生海海,叹知音难遇,一旦遇到,定会珍惜。刘邦与戚夫人何不是这样的知音吗?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