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期发布年度第九轮工地扬尘治理巡查结果,西海岸新区海洋活力区世纪大道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因扬尘管控严重缺位被公开点名。通报明确指出了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二局”)、项目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相关责任,这一重点市政工程暴露出的环保漏洞,正引发市民对工程监管体系的广泛热议与关注。
作为贯通西海岸新区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世纪大道的升级改造始终是区域内备受关注的民生重点工程。此次涉事的配套项目西起海口路,东至滨海大道,线路全长约1.9公里,规划道路红线宽度达60米,两侧还将同步配套建设各20米宽的绿化带。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大幅提升区域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还将进一步优化城市景观风貌,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出行环境。然而,住建部门巡查人员在现场核查时却发现,这个备受期待的民生工程存在明显环保短板,裸土覆盖不达标、场区内部道路积尘过厚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违规行为不仅直接触碰了青岛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的刚性标准,更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给居民日常生活环境埋下了隐患。

此次通报清晰界定了三方责任主体的各自职责,明确建设单位青岛西海岸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青岛建设监理研究有限公司与施工单位中建二局,需共同承担此次扬尘治理不到位的相关责任。据了解,该项目由青岛海洋高新区负责整体规划实施,青岛西海岸旅游投资集团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中建二局具体承担施工任务,三方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协同缺失,被认为是此次环保问题集中爆发的关键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市政工程各参与方本应形成监管合力,而此次事件中出现的责任“真空”,反映出部分环节的管理存在明显疏漏。
“市政工程尤其是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重点项目,更应该成为环保施工的标杆和典范,而不是环保短板的‘重灾区’。”一位长期从事建筑环保监管工作的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扬尘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并非无计可施。喷淋降尘、裸土全覆盖、道路常态化保洁等都是技术成熟、操作可行的标准化管控措施,关键在于责任落实。“施工单位要切实压实主体责任,把环保要求贯穿施工全过程,监理单位更不能缺位失责,全过程监督必须真正落到实处,否则再完善的治理标准、再严格的管理规定,最终也只会沦为一纸空文。”
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前,青岛市住建部门尚未对外披露该项目扬尘问题的具体整改要求、明确的完成时限以及后续的处理措施。世纪大道配套工程暴露出的扬尘治理漏洞,也折射出部分重点工程在环保监管上的薄弱环节。如何进一步强化工程各参与方的环保责任意识,如何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堵塞管理漏洞,成为此次事件引发的重要思考。本报将持续追踪该项目的整改进展,密切关注市政工程施工中环保责任的落实情况,及时为市民传递权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