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究竟算不算真正的本科教育?
这是许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内心深处的困惑与疑虑。实际上,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在学历层次和学位授予方面是完全等同的,二者都纳入国家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毕业后同样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证书。
从本质上说,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只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异,前者更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后者侧重理论基础教育,但二者都是国家认可的正规本科学历教育,在学历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上并无差别。而且,职业本科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具优势。它与产业紧密相连,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接触到实际的行业需求和工作场景,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职场。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证明了这一点。该校于2025年6月刚刚升级为本科院校,拥有28年的信息技术职业教育经验,在该领域早已拥有良好的口碑。而且,该校首批招生的5个职业本科专业,如软件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等,并未沿袭职业教育的传统模式,从起始阶段便紧密贴合大湾区的数字产业发展,更将“产教融合”作为“制胜法宝”。

深信大的产教融合的成功首先体现在完善的校企合作网络。深信大与华为、腾讯等行业龙头共建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和商汤、大疆等专精特新企业打造16个产业学院,和各龙头企业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共建研发中心,学生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攻关项目。
而且,校企合作也让该校的课程不断升级。300多门前沿技术课、400多门素质赋能课构成的课程体系,搭配华为HCIE等行业证书考取通道,再加上海外研学、名企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职场“硬资本”。

除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深信大产教融合的成功还体现在与产业紧贴的硬件设施上。走进校园,产业级芯片封测实训中心里,学生操作的设备与企业生产线同款;实验室里的项目,多是来自企业的真实需求——这种“真环境、真项目、真产品”的培养模式,让“真技术、真本领”不再是空谈。
更难得的是,在该校专业课教师中,博士占比55.29%,78.87%的教师是兼具教学与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既能讲透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企业和产业的共同作用,催生了深信大“从孵化到培育再到实战”全周期人才培育支持体系。在这个数字经济加速迭代的时代,学历的价值早已不只是一张文凭,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对接产业的底气。深信大让职业本科的“职业”二字,成为学子叩开产业大门的钥匙,而非学历的短板。对渴望在信息技术领域扎根的考生而言,选择这里,不是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学历,而是选择一条能快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职业竞争力的正确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