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活在世上,再怎么风光,死后也都烟消云散了。
比如小说《三国演义》当中著名的智慧型人物代表诸葛亮,在活着的时候风光无限,尤其是在刘备死后,在整个蜀汉集团内部,诸葛亮可谓是一手遮天。
而当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后,尽管他生前也创造了不少辉煌的事迹,但是一旦他去世了,原本归集在他身上的蜀汉集团的权力,不得不进行重新分配。
于是乎在小说当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那就是诸葛亮死后,不少人都升了官。
对此,书中是这么写的:
后主大喜,重赏宗预,厚待吴使去讫。遂依孔明遗言,加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加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加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诸处人马,同吴懿出屯汉中,以防魏兵。其余将校,各依旧职。
仔细看这段描写,你发现什么了吗?
不错,包括蒋琬、费祎等人在内的许多人,纷纷得到升迁,都被后主刘禅升了不小的官职。
比如,蒋琬直接升职为蜀汉的丞相,这自然也是诸葛亮临终遗言的必然结果。
比如费祎,虽然是尚书令,但由于是同理丞相事,也等于是升职到了丞相的位置,毕竟他也是诸葛亮指定的丞相继承人。
比如吴懿、姜维,给他俩升的官职,虽然是将原来诸葛亮的权力分而化之,但是很明显,他俩的地位提升了不少。
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只谈小说,不谈历史!
但是,有个重要人物杨仪,却不在此次升职的人员名单之中,很明显,是刘禅冷落了杨仪。
为什么在这场升职的盛宴当中,杨仪备受冷落呢?
这一方面或许是杨仪本身的原因,而另一方面,或许真的就是后主刘禅故意为之。
要知道,一开始诸葛亮病逝的时候,是很看重杨仪的,要不然也不会将撤兵的重任安排在杨仪身上。
但是,当杨仪与魏延互相揭发对付反叛之后,似乎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诚然,他俩斗争的最后结果,是马岱依照诸葛亮的遗言斩杀了魏延,从而证明了杨仪是真的无辜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当时那个纷繁复杂的环境之下,纵然魏延所说的未必都是大实话,但谁又能证明魏延所说的都是假话呢?
对于刘禅而言,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对于魏延所说的话,是宁可信其有的。
所以,在诸葛亮死后,诸葛亮的权力被刘禅分而化之,一方面是依据诸葛亮的临终遗言而给官员升职,比如蒋琬、费祎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真正的军功。
因为刘禅知道,诸葛亮就算是死了,也不会坑害刘禅,所以刘禅选择遵守诸葛亮的遗言。
另外刘禅也知道,要想让自己的皇位真正的巩固,除了文臣之外,还需要真正能打仗的将军,所以吴懿和姜维等人,就是最佳人选。
至于杨仪,由于不能确定他对刘禅是否真的真心,所以不得不选择冷落他。
这,或许也是刘禅英明的一面。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期预告:诸葛亮死了,孙权说了一句话,可能是书中最值得信任的誓言!
欢迎关注虫子天下,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