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名”做养生咖啡,这家城北咖啡馆卷起来了

橙柿互动 记者 俞婷莉 视频 徐萌 制图 李雪雪 通讯员 章杭 2024年3月8日,在康桥街道博翠府西门一侧的架空层

橙柿互动 记者 俞婷莉 视频 徐萌 制图 李雪雪 通讯员 章杭

2024年3月8日,在康桥街道博翠府西门一侧的架空层,834咖啡店开业了。“因为咖啡店在顾扬路834号,所以取名834咖啡。”店里只有王志刚一个人,既是店主也是咖啡师。

开在小区里的咖啡馆

一天卖出160杯

834咖啡馆门头不大,藏在小区大门的一侧,门口用木板和空心砖装出了一小块外摆空间。

走进咖啡馆能看到一个长吧台,这是王志刚的工作空间,咖啡工具集中在靠近窗的一边,不锈钢的台面是他的“实验台”。

店内的装修风格很“原始”,水泥墙面、空心砖砌成的隔断和简单的砖头座椅,适合大家聚集聊天放松;咖啡店内侧有两张长桌,对面墙上有居民拿来的书籍和王志刚自己添上的儿童绘本,这里就适合亲子活动或者安静看书了。

天气渐冷,王志刚穿着一套咖色呢子西装,配着同色系的皮鞋,显得很有艺术家风范。“你们没看到前一段时间的老板,那个时候还留着长头发,更朋克!”小陈是834的老客人。即使是工作日,他也会趁着午休时间过来喝一杯咖啡。

“老板,今天想喝点带牛奶的,你看着做。”小陈也是咖啡的深度爱好者,“我喜欢坐在吧台前,跟老板聊聊天。不光工作日来打卡,周末也会选择在834消磨时光,来这里可比上班勤快多了。”

去年跨年,小陈还在834咖啡吃了一顿“跨年火锅”,“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朋友,看到老板一发吃饭征集,十多个人就立马赶来了。”

在与客人闲聊的时候,王志刚手上也在不停做着咖啡,咖啡豆磨成粉,加入冷萃过的玫瑰,在拉花上撒上玫瑰花瓣碎,“这杯‘繁花’里有玫瑰花,晒干的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活血调经等功效,对女性很友好。”

目前,店里的四款养生咖啡,平时点的人很多。

“‘繁花’将玫瑰花瓣融入拿铁,花香舒缓情绪;‘杭城’用桂花点缀奶泡,秋燥时节润肺暖心;‘理直气壮’用肉桂和陈皮的香气碰撞醇厚咖啡,温中散寒;‘肉桂’中桂皮与牛乳交融,驱寒暖身。”

从空气消杀员到咖啡师

他要做“养生咖啡”

在开这家咖啡店前,王志刚是一位空气净化和检测公司的创始人,公司主营业务是除甲醛、空气消杀和检测,还曾经在G20期间负责西子宾馆和国宾馆等会议核心区域的空气消杀工作。

“我是2002年出去创业闯荡的,那一年进入了净水设备这一行,到2015年开始接触空气板块,又是工作了快十年,作为创始人经历过行业巅峰,也慢慢发现这个行业进入低谷。”王志刚说,“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所以家具、材料都会越来越环保,我们这个行业的需求量在持续萎缩。”

面对行业危机,有的同行转行,开始做起了香氛事业,还在法国巴黎开了研发中心;王志刚则干脆跳到了“十万八千里”外,做起了自己热爱的社区咖啡。

为什么会想到做“养生咖啡”?

王志刚说他注意到这几年,大家对养生、大健康行业越来越关注。

2023年,百年中药老字号胡庆余堂进军咖啡赛道,中式养生渐渐火热起来。“很多人会把养生和‘难喝’联系起来,我希望我做出来的养生咖啡是口感和药效两手抓的。”

养生最重要的还有顺应节气,天气冷下来了,王志刚说店里卖得比较好的就变成了石榴美式,“石榴是现在的应季水果,和咖啡一起有很好的抗炎功效。”

因为有15年净水行业的从业经验,王志刚在做咖啡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职业病”——每天早上一到店里,他都会用专业的仪器检测店里自来水的Tds值(水中溶解性物质的总浓度),“一款咖啡的品质除了看咖啡豆,就是看水质,标准水质才能产生好的口感。”

店里用的药材是他“严选”出来的,“市场上很多药材的品质不一,容易踩坑也会影响成品咖啡的口味。”调研了一番,他在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找到了合适品质的药材,“也算是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名款’了。”

另外,中药和咖啡结合也要考虑咖啡豆,在834咖啡店里有三十多种咖啡豆,而养生咖啡一般会选用中浅烘的咖啡豆,这样不影响中药的口感和功效。“比如说‘理直气壮’里有肉桂,但是大多数人不太习惯肉桂的味道,所以我会相对减少肉桂粉的比例,同时增加3克左右的陈皮,加入中度烘焙的咖啡豆抹粉,这样萃取以后就能既有中药材的功效,又保持咖啡的口感了。”

大城北的社区咖啡店

很多居民把杯子放在店里

在834咖啡一进门的地方,就放置了一个属于附近居民的杯架。“很多社区里的客人都会把他们喜欢的杯子放在店里,喝咖啡用自己的杯子。”咖啡机的背后贴了各地特色的冰箱贴,王志刚说,这里很多都是居民出门玩给他带回来的,有重庆、成都、包头,还有国外的。

杭州的社区咖啡盛行,但往往会在年轻人扎堆的地方聚集。为何834咖啡选择了康桥作为社区咖啡的新兴之地?

王志刚说咖啡店落地前,他调研了整整一年,喝了杭州很多的小众咖啡店,也跑了很多地方。

最终回到康桥街道是因为“他想做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小区夹层不靠近大路,所以环境相对安静,人能坐得下来,感觉很不一样。”当然,他也有一些“康桥情节”——2011年,王志刚的包装印刷厂就在吴家墩工业园,“那个时候康桥街道还没有大规模拆迁,这里相对市区还比较偏,我记得有老康桥菜场的豆浆油条很好吃的。”

开在社区深处,如何引来人气是很多社区咖啡店头疼的事。在康桥,王志刚感受到了街道的大力支持。“回家创业确实得到了街道不少的支持,街道积极牵线搭桥、搭建平台帮我推广,去年年底街道里推出的citywalk挑战赛还专门在店里布置了游戏点,带动了人气。主持人朱迅也喝过我的健康咖啡,我和奥运冠军还合过影。”

据了解,康桥街道常住人口约8万人,25至35岁的年轻人就有17568人,占比21.94%。越来越多像王志刚这样的青年创业者来到康桥。今年,康桥街道推出“造梦商店”的征集,从创意到共益的“社区梦想孵化器”,依托社区共享空间,扶持青年主理人,以社区主理人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来反哺社区。

此外,在康桥街道央石大厦的“扬帆拱墅·创业梦工厂”,在校大学生创客能零成本拎包入驻。“在这里,没有孤军奋战,只有共同扬帆——我们是24小时在线的‘社区合伙人’,从办证到融资,从起步到转型,全程守护创新火种。”昌运商务社区党支部书记蒋华强向年轻创业者发出邀请。

经过近一年的营业,王志刚还想继续做康桥街道的“社区店深耕”,“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计划在运河边开一家更多样化的咖啡店,比如书吧、咖啡、轻食相结合。”

责任编辑:俞婷莉 审核:王青 陈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