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别再傻了!回村盖房不是光宗耀祖,是给全家挖坑

在县城打工的老张去年做了个让他追悔莫及的决定:咬牙贷了 30 万,在老家建起气派的三层小洋楼。光是那扇镶金刻花的大门,就

在县城打工的老张去年做了个让他追悔莫及的决定:咬牙贷了 30 万,在老家建起气派的三层小洋楼。光是那扇镶金刻花的大门,就砸进去 8 万。如今,老张一家依旧挤在县城的出租屋里,一年到头回不了 5 趟老家。每个月 2800 的房贷压得他腰都直不起来,老家房子彻底荒了。屋顶一下雨就滴滴答答漏水,院子里的草长得比人还高,跟片小森林似的,根本没法看。这两年,跟风回村盖房的人不在少数,可不少人都和老张一样,看似建起了漂亮房子,实则给自己套上了 “甜蜜的枷锁”。

首先,农村盖房的钱砸进去就成了 “死钱”。有人觉得城里房价高,农村盖房 “每平米划算”,可一栋带装修的两层小楼至少要20多万,三层的轻松过30万。这笔钱在县城付首付,好歹能保值增值;但农村宅基地不能买卖,房子没法抵押,急用钱时想转手都找不到人。河南有户人家半价卖新房,挂了半年都没人问,这钱砸进去就成了 “看得见摸不着” 的死资产。

更要命的是,农村养老的配套设施简直差得离谱!好多人还美着呢,想着老了回村过田园生活,种菜养鸡可悠闲了。等真到了养老的时候才傻了眼,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村里诊所连感冒都看不好,要是突然生了急病,得一路往县城狂奔。碰上下雪下雨,路滑得根本走不动,救命的事儿都得耽误!平时想买点药、买点新鲜菜,要么眼巴巴等着赶集那一天,要么厚着脸皮托人进城帮忙带。北京某医院护工说,她照顾的七八个老人都在老家盖了 “养老房”,真生病后没一个回去住的 —— 谁会放着城里三甲医院不住,回村里等着喝西北风?

最要命的就是 “面子工程”,活活把一家子拖进泥潭。现在回村盖房子,好家伙,跟打擂台似的,谁都想压别人一头:你盖两层我就得盖三层,你贴瓷砖我就得用大理石。安徽王大姐吐槽:“邻居大门花 6 万,我家装 3 万的就得被说没本事。” 为撑面子,多少家庭咬牙贷款、借高利贷,连孩子学费、老人医药费都填了进去。更糟的是盖房还要摆酒送礼,一圈下来又是几万块,房子越气派,越容易被亲戚 “惦记” 借钱,不帮就落 “忘本” 名声。

过去十年农村常住人口少了 1.6 亿,现在空心村多得吓人,数量直接翻了三倍!当初满心期待盖起来的农村房子,现在好多都成了破砖烂瓦。房子说到底就是用来住的,要是住得不舒服还得花钱养着,盖得再好看又有啥用?

与其倾尽所有积蓄,浇筑一座常年空置的钢筋水泥堡垒,不如将资金转化为孩子教育的阶梯、家庭保障的盾牌。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家人衣食无忧的踏实、抵御风险的从容,而非那栋无人问津的 “面子工程”。别让 “回村盖房” 的传统执念,成为压垮家庭经济的沉重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