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9月22日,海军有关部门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标志着福建舰具备了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空警-600是我国第一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支持弹射起飞,能够遂行预警探测、指挥引导、目标指示和作战协同等任务,被誉为“海空司令部”,能够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更长的预警时间,大大提高拦截效率。
空警-600体积比空警-500A小,因为它要在航母甲板上完成起飞降落,长度和宽度都做出了调整。虽然体积小,但是它的作用发挥和空警-500A预警机是一样的,可以让歼击机在海上看得更远,综合发挥海上作战体系的态势感知能力,所以它也被称为“海上移动的空中指挥所”。
空警-600预警机与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的协同突破,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战力迈入国际领先梯队,并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领跑。
福建舰成为全球首艘在常规动力平台上实现三型舰载机(歼-35、歼-15T、空警-600)电磁弹射的航母,其直流供电系统故障率较美国福特级交流系统降低60%,弹射效率提升30%。空警-600的加入填补了中国航母编队长达二十年的固定翼预警空白,其主动相控阵雷达探测半径达500公里,较预警直升机提升3倍,将反舰导弹预警时间从12分钟延长至28分钟。
空警-600作为“海空司令部”,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并引导20批次战机拦截,使航母编队防空识别区外推400公里。在南海演习中,其指挥系统成功协调歼-35隐身突防与歼-15T饱和打击的战术配合,将编队对F-35的拦截成功率提升至75%。电磁弹射技术则使歼-15T能以“满油满弹”配置起飞,作战半径覆盖第二岛链。
福建舰实现连续2000次无故障弹射,远超福特级400次的平均故障间隔;
全球首次实现隐身战机(歼-35)电磁弹射,而美国F-35C仍依赖蒸汽弹射;
空警-600对隐身目标探测能力较美国E-2D提升40%,且维护成本仅为后者60%。
福建舰编队通过“隐身突防-重载打击-持续预警”的闭环体系,使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海防卫”。
2025年中国联合演习数据显示,其编队对海目标识别效率提升180%,误击率降至0.3%。这种能力延伸直接挑战了美国在亚太的传统优势,标志着新海权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