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退役了,但我志没退!”这句话出自演员杨洋之口,简短却有力,像一声军号,响在耳边,也暖在心里。
很多人知道杨洋,是通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那个清冷的陈孝正,或是《全职高手》里光芒万丈的叶修。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成为演员之前,他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的文艺战士。16岁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正式入伍,穿军装、站军姿、练正步,一待就是四年。那段日子,不是演出来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如今他早已脱下军装,走上聚光灯下的舞台,但他身上那股劲儿,始终没变。说话做事干脆利落,待人接物谦逊有礼,拍戏从不耍大牌,再累也坚持完成动作戏。圈内人评价他:“杨洋做事,有股军人的轴劲儿,认准了就不回头。”

他说:“在部队的那段经历,是我一辈子的财富。”不是挂在嘴边的客套,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念。拍《特战荣耀》时,他饰演特种兵燕破岳,为了演得真实,提前进部队体验生活,和真正的战士一起训练。烈日下匍匐前进,泥水里摸爬滚打,手上磨出水泡、破皮结痂,他一声不吭。导演喊卡后,他第一句话是:“刚才的动作标准吗?有没有哪里不像?”
这份认真,观众看得见。剧中的每一个战术动作、每一声口令、每一次敬礼,都透着一股“真兵味儿”。网友说:“别人演兵是‘像’,杨洋演兵是‘就是’。”

他很少主动提自己当过兵,但从不回避。每当被问起,他总是挺直腰板,语气坚定:“我为自己曾是一名军人,感到骄傲。”这份骄傲,不是炫耀,而是责任。他始终记得,自己曾穿着那身军装,站在庄严的队列里,许下过保家卫国的誓言。
如今,他换了一种方式守护这份信念。在荧幕上,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性、有担当的角色;在公益中,他默默参与救灾援助、关爱退伍军人;在公众场合,他站姿笔直,言语得体,始终保持着军人的风范。
从军营到舞台,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他用行动证明:退伍不褪色,换岗不换心。他没有冲锋在硝烟战场,却在文化阵地上,用作品传递力量。

杨洋的这句话,不只是说给自己听的,也是说给每一个曾经为国奉献的人听的。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志,肩上有责,脚下有路,就永远是一名战士。
这,就是中国青年的模样。这,就是值得我们点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