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悬疑循环剧《开端》开播,当时引起全网追剧者们的喜欢和关注,当时的主流媒体的热搜是一个接一个,而主演的赵今麦和白敬亭一时间也引起了大火。最让人搞笑也记忆犹新的是,那声 "卡农" 铃声响起时,不管你身在何时何处,都将被震惊吓到,害怕又是一声巨响,爆炸了,一起被肖鹤云数循环次数。同样的"锅姨" 刘丹凭演技封神,至今往上还一留着"锅姨"的痕迹。
同样是白敬亭主演的循环剧《不眠日》,在目前看没一直不温不火,也没什么热度。《开端》当时可是盛极一时,全网竟然都狂揽 82 亿播放量,而现在看看不眠日,让人不免有些唏嘘,爱奇艺全网独播,到现在了,今晚就要大结局了,你敢想,热度才刚过 8000,连10000的热度都没有打破。
这是何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一、时机差:跟风者相比吃螃蟹的失去了优势2022年的《开端》,在国内当时根本没有相关的题材,对于观众来说,循环剧就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事情,第一次接触新事物,自然新奇,《开端》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如同 15 年《夏洛特烦恼》穿越喜剧,19 年《陈情令》引爆,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剧,当然更加热度高了,当然剧情本身、表演方面也都很好,要不然也不可能曝起来。而后面拍摄出来的相关题材的剧,热度就没有当时的好,播出效果也很一般。
《不眠日》上映以来,热度低迷,在网上根本没有什么热度,虽然它有一定的创新,比如无限循环改成了有限循环五次,但是本质上还是循环剧,已经没有了观众更高的期待和新鲜感。
况且22年到25年这三年中,类似的题材《逆时侦查组》《时间囚徒》剧集扎堆出现,以及短剧的兴起,网友早就对 "重启时间"" 改变结局 "的剧情设置,没有足够的兴趣了。都知道的套路剧情情况下,《不眠日》的播出,效果就自然大打折扣了,更让人尴尬的是,白敬亭身负循环剧的标签,如果,这部剧的品质质量一旦没有《开端》的好,剧情不吸引人,那么很多人将会弃剧,甚至会给低分差评的反馈。
二、没营销:全网静默肯定比全网热搜差很多网上有人统计过数据,说《开端》开播5天,就上了303次热搜,这属实营销到位,每个《开端》营销的帖子下面,都总有人回复:“剧是真的好看。”,朋友圈也好、公众号也好,都有《开端》的痕迹。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在这种快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在酒香其实也怕巷子深,如果说《不眠日》是一部好作品,那就是应该全网营销宣传起来,好作品就行应该让观众来看来品,而不是让它播出以后自己发酵,几天时间这部剧就播出完了,如果播出没有反响,那基本上就算是扑了。
看过电视的网友,也在疑惑,为什么“不眠日怎么扑成这样啊?”
1、《不眠日》刚开播就差评一片,很多网友觉得白敬亭怎么开始和杨洋一样油腻感化了,白敬亭被批表演陷入“皱眉演技”套路,部分观众认为其表情单一(尤其是枪战与对峙戏),油腻感取代过往清爽形象。
2、角色与逻辑 bug,白敬亭作为一个入职普通警员,自己凭有循环能力的“金手指”直接架空上司,无证据就能调动全科警力,同事集体智商下线、上司盲从;警局戏全部都是离谱到家得细节(半夜开会有人穿西装有人穿瑜伽裤、强行插入某饮料的广告等等),像极了草台班子,哪里是一个正常的机构单位。
3、剧情断层:墨马公司连死两人、第三人遇袭,警方搁置监控、炸药痕迹、药企恩怨等线索,调两科室警力耗半月护人,弃前案不查,显见编剧无多线叙事能力,只能单线硬推。让人最无语的就是,爆炸后警队伤亡,上司不反思却甩锅男主(“你接案才死人”),哭嚎家属情况,男主跟风痛哭,情感无铺垫,全靠强行煽情。
4、刻意蹭流量与风格混乱:复用《开端》演员,宋家腾扮相争议大,田雷 “平凡人苦痛” 戏份用生硬蒙太奇堆砌;主创贪多求全,硬塞元素却无统一基调,最终成四不像。
5、在剧中电梯那里与男主的亲密接触那一段剧情,以及在公交车上骚扰事件,感觉完全没有必要演,完全没有必要,感觉像是为了给某些人加戏一样,让观众看着感觉很尴尬。
6、女主与男主,虽然男主白敬亭、女主文咏珊颜值都很高,但是他们俩人毫无CP感,观众看得很出戏,俩人的情感线被批“强行塞入”,缺乏化学反应,悬疑氛围被言情戏稀释。
7、《不眠日》刻意模仿港片风格:开篇街头爆破、快切长镜头、警匪枪战等元素,与内地观众熟悉的《开端》重庆地不同,剧中给人的表现就是陆不陆港不港的感觉,观众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
虽然白敬亭的循环剧《不眠日》不温不火,但是,对于悬疑剧的爱好者来说,这部剧也是一部不错的剧,剧情存在部分BUG之外,剧情本身有较强的烧脑感,毕竟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猜不到是谁“乌贼”?谁是“时间感知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