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要公映的《三滴血》,这阵仗简直要“炸”了!今天刚开启预售,抢票热潮就瞬间掀了起来,猫眼后台的预约量才1小时就冲破80万,#三滴血人贩黑话太真实# #胡歌冰雪追凶# 这两个话题更是直接霸屏热搜。作为国内首部揭秘人贩产业链的犯罪片,它不仅集齐了胡歌、文淇、闫妮这些全戏骨阵容,还带着公安部盖章认证的真实案件细节,难怪网友都直呼它是“年度最敢拍的电影”。

谁能想到,以前那个温文尔雅的“梅长苏”,这次会变成指甲缝里藏着泥的糙汉?胡歌在片里演的“驯鹿”朱邵玉,是个让人又恨又怜的狠角色——他既是在黑市混得风生水起的人贩,也是为了寻找被拐儿子、悄悄卧底进团伙的绝望父亲。为了贴合这个角色,他特意增肥15斤,留起了乱糟糟打结的长发,连指甲都故意留长不修剪,把那种“底层人特有的粗糙感”全刻进了骨子里。

在零下30度的呼伦贝尔片场,他光着膀子拍在雪地里被拖行的戏,皮肤冻得发紫也没喊停,咬牙把戏拍完。结束后双手冻得又红又肿,还起了泡,可他却笑着说“这点痛,跟角色心里的苦比起来,连万分之一都不到”。在角色特辑里,他那段独角戏直接封神:当知道儿子被转卖给别人时,他从一开始的麻木空洞,到后来眼眶通红、情绪崩溃,全程没说一句台词,却让监视器后面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抹眼泪。导演康博都说“他这哪儿是在演角色啊,简直是把自己的灵魂都融进朱邵玉里了”。

这部片的演技张力,连配角都拿出了“拼了”的架势。闫妮彻底抛开了以前的喜剧标签,演起了人贩头目“老姨”——表面上天天拜佛吃斋,看着特别和善,可转头就拿猎枪把家门封了,一句“孩子是上帝给穷人的礼物”说得轻描淡写,眼神里却满是狠劲。在特辑里她自己也说,“演完这个角色,我三天都不敢照镜子,总觉得自己身上还带着那股狠劲”。

19岁的文淇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是她第一次挑战孕妇角色李棋。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提前两个月就去观察真实孕妇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拍“被当成生育工具”的戏份时,因为太投入,把自己完全代入了角色,直接在片场干呕起来。特辑里有段她怼胡歌的名场面:“想拿我换你儿子?先把我儿子还回来”,哭腔里藏着不服输的倔强,网友都夸“这爆发力,比好多成年演员都强”。

宋佳演的“中间人貂儿”,又风情又带着点癫狂;高叶饰演的边境贩子,一出场就自带狠戾气场。她们俩在车里演交易戏的时候,全程没说几句废话,可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透着暗流涌动,连预告剪辑师都说这是“年度最爽的飙戏名场面”。就连演哑巴少年的高子淇,都靠着眼神和手语,把“幸存者的恐惧”演得特别到位,看得人心里揪得慌。

“樱桃不是水果,是男孩;花椒不是调料,是女孩。”特辑里这句话一出来,公安部打拐办就直接转发,还盖章认证“这是从真实案件里提取的内容”。导演康博透露,影片里的“黑话体系”,全是从2019年黑龙江特大拐卖案的暗号本里来的——“走山货”是指运输被拐人员,“豆包”特指孕妇,每一句黑话背后,都藏着血淋淋的真相。

更让人揪心的是那些细节里的真实:人贩在车站假装给寻亲的父母提供线索,其实是反复骗他们的“信息费”;伪造被拐儿童的出生证明来“洗白”身份,成本竟然只要1200块。以前做过打拐民警的人看完点映后说:“这哪是在看电影啊,分明是在看一本反拐教材”。

为了还原冰原上的罪案现场,剧组专门去零下30度的呼伦贝尔实景拍摄。雪地里的追车戏用的是真车实拍,有一次拍炸车戏,直接烧掉了800万的道具。演员们在片场,睫毛上都结着冰碴,眼泪刚流出来就冻成了小冰珠。这种“宁愿费钱费力,也要追求真实,不用特效糊弄”的狠劲,让影片的质感直逼纪录片。

最让人觉得温暖的是,片方宣布每张预售票都会捐2元给寻亲基金会,影院里还专门设了“寻亲墙”。在北京的首映礼上,已经帮两个家庭完成了DNA入库。特辑结尾,胡歌举着被拐儿童的照片说:“电影放完不是终点,能让更多人提高警惕,才是这部戏真正有用的地方”,这段话让好多网友都看哭了。
现在预售通道刚开,网友就已经开始约着要二刷了:“就算冲胡歌的演技也得去看,还能顺便做公益,多值啊”“光听那些黑话解析就后背发凉,必须去影院补补反拐课”。11月15日,跟着这群戏骨走进影院,既能感受到冰雪追凶的爽感,更能接住藏在黑暗里的那束人性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