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菜里,回锅肉绝对是 “国民菜” 般的存在。肥而不腻的肉片裹着豆瓣的红油,配着蒜苗的清香,拌在米饭里能让人多吃两碗。这道菜看着简单,却藏着川式烹饪的精髓,家常做起来不用复杂工具,跟着步骤来就能复刻馆子味,还能尝到最实在的烟火气。

选肉是回锅肉的灵魂,得挑带皮的五花肉,300 克左右刚好够一家三口吃。这种肉肥瘦相间,煮后切片煸炒,油脂析出后肉质紧实,猪皮还能煮出胶质。
先把五花肉冷水下锅,放 3 片姜片、2 段葱段和 1 勺料酒,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25 分钟,煮到用筷子能轻松扎透猪皮就关火,捞出来沥干水分,放凉后切成 3 毫米厚的薄片,切得太薄容易炒碎,太厚又会腻口。

炒回锅肉讲究 “先煮后炒”,锅要烧得够热才不会粘。先不放油,直接把肉片倒进热锅,中小火慢慢煸炒,直到肉片边缘卷起、表面变得微黄,析出的油脂留在锅里,把煸好的肉片盛出来备用。
锅里留底油,放入 15 克郫县豆瓣和 5 克甜面酱,小火慢慢炒出红油,再加入 3 片姜片和 2 瓣蒜末炒香,接着把肉片倒回锅里,转大火快速翻炒,让每片肉都裹上酱料。最后放入 150 克斜切的蒜苗段,继续大火翻炒 1 分钟,直到蒜苗变软断生,加少许白糖提鲜、盐调味,翻炒均匀就能出锅,全程大火快炒才不会让肉片变老。

吃回锅肉的搭配可有讲究。最经典的就是配蒜苗,蒜苗的辛辣能中和肉的油腻,还能吸收酱料的香味,口感脆嫩带甜。如果没有蒜苗,用青椒、洋葱或者豆腐干代替也好吃,风味各有不同。
品鉴的时候先尝一口纯肉片,酱香浓郁、肉质紧实,猪皮 Q 弹有嚼劲;再夹着蒜苗和米饭一起吃,咸香中带点微辣,油脂的香味和主食完美融合,越嚼越香。讲究点的吃法,还能卷在薄饼里,加点黄瓜条,解腻又爽口。

回锅肉的历史能追溯到清代,原本是四川农家的 “烩菜”,把煮过的剩肉再下锅翻炒,没想到成了流传百年的名菜。川菜讲究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回锅肉就是 “咸鲜微辣、酱香浓郁” 的代表,豆瓣和甜面酱的搭配,既突出了肉香,又不会掩盖食材本身的味道。
如今不管是川菜馆还是家常餐桌,这道菜都是常客,逢年过节家人团聚,炒一盘回锅肉,热闹又下饭,这就是川菜扎根生活的烟火气,也是中国人对家常味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