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周岁——这三个数字今日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10月14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公告,2026年度国考年龄限制首次由往年的35周岁放宽至38周岁,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更放宽到43周岁以下。
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出生于1986年10月的人群重获报考资格,而原本因年龄限制与公职梦失之交臂的往届生,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01 招考概况:3.81万名额,11月30日笔试
202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共计划招录3.81万人,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公共科目笔试定于11月30日举行,上午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下午考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以及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安排在11月29日14:00-16:00。
报考者可于2026年1月登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
与2025年度国考相比,本次招录人数略有减少(2025年度计划招录3.97万人),但年龄限制的放宽预计将大幅增加报考人数。
02 重大变化:年龄上限提升的深远影响
此次国考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无疑是报考者年龄上限的提高。
往年的报考年龄要求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2025年度国考对于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
而2026年度国考则明确规定:报考者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这一调整是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03 政策导向:向基层和高校毕业生倾斜
本次国考继续坚持充实和稳定基层力量的导向。计划中,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同时,设置约2.6万个计划专门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此外,还有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
04 考试特点:突出政治标准与精准科学选人
本次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坚持突出政治标准、积极服务中心大局、注重精准科学选人、切实维护考试秩序。
考试环节突出公务员政治属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继续单独设置“政治理论”部分,重点测查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准科学推进分类分级考试,根据不同职位类别、不同层级机关特点分别设置考试内容。
对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对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突出测评贯彻执行、基层工作等方面能力,对行政执法类职位突出测评依法办事、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力。
05 报考指南:重要时间节点与流程
报考者可于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进行报名并提交报考申请。
需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报1个职位。
招录机关于2025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6日18:00期间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可于10月28日8:00后登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于11月1日0:00至11月6日24:00登录专题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
06 诚信报考:郑重提醒考生警惕陷阱
国家公务员局郑重提醒,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更是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基本条件。
希望广大考生从选择报考的那一刻起,就自觉践行诚信要求,诚信报名、诚信考试、诚信守约。
本次招考不出版也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者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对于社会上有关公务员考试培训、网站或者出版物等,请广大考生提高警惕、理性对待,避免上当受骗,防止权益受损。
2026年度国考年龄限制的放宽,打破了制约众多人才发展的桎梏,让更多有志之士获得投身公共事务的机会。
从10月15日开始,一场关乎3.81万个命运转折的竞争拉开帷幕,而这背后,更是国家人才选拔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