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华歆,是兖州书院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之所以是之一,是因为还有一个叫王朗的穷小子,几乎和我一样优秀。别人认为我们难分轩轾,并誉为书院里的一时瑜亮(虽说这两小子现在还没有名气,但有些人是生来就注定要名传千古的),但我知道王朗其实是要比我强上那么一点点的,虽然我家里有钱,可那些所谓的名士做品评时不看这个。
天下第一猛男吕布要打到兖州来了,为避战祸,书院只能暂时解散。夫子把我和王朗叫道一起,说我们是书院最出色的学生,希望我们结伴到江东游历,寻求闻达的机会。一路上局势动荡,虽有仆人相随,乱世中我们直如丧家之犬,辛苦累顿不提也罢。终于要进江东了,可以雇上一只船,再不用受车马颠簸之苦了。明知道王朗没什么盘缠,我还是坚持一人付一半的船钱,文才上比不倒你,我在钱财上为难你!
第一天就发生了争执。傍晚时分,岸边有个汉子向我们的船喊话求救,说有贼人追他,想搭我们的船避难。本来以我的意思是不管那人的,兵荒马乱的谁知道来路如何?但王朗这小子却搬出什么君子仁义之类的话,说船还宽敞,救人一命乃举手之劳,还说他也出了一半的船钱,搞的那些船夫看我的眼神都有几分蔑视了。不得已,只得让那人上船了,又被这小子出了一次风头,我愤愤的想。
第二天却出了意外。一大早,船刚刚开拨,就听到一阵急急的马蹄声,是一群拿了武器的人,不过衣装不整,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人。马上的人叫我们停船,交出昨天搭救的那个人,不然就会跟着遭殃。看来事大了,我有点幸灾乐祸,看王朗你小子逞能!船上的人面色看起来都不善,一股怪怪的气氛散发起来。看得出王朗有些为难,最后还是对我说:“华兄,我不会连累大家的”,又对救上来的那人说:“我和你一起下船,和他们理论,也许还能挽回”。真是一个书呆子!不过,我表现的机会到了!
“昨天我不同意你救人,就是因为考虑到了现今这种情况!”,我以一种训责的口气对王朗说,“不过,我们既然把人救上船了,怎么能因为贼人相迫就抛弃别人呢!这比昨天不搭救他更是小人行为!”,看着王朗的惭愧的低头,我意气风发的喝令船夫“只管行船,有什么事我来担,有什么损失我来赔偿!”
因为,我知道拐过前面里许那道弯,就到了沼泽地带,那群骑马的人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来的!后来,这件事不知怎么传了出去(什么?有人说是我故意传播的?),那些名士再品评人物时,我的名声就超越王朗了。
* 改编自《世说新语·德行》,条目原文为: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