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3200字,阅读时长8分钟
作者 |瑶瑶
你是否因时间不够用而苦恼,是否明明忙了一整天,却发现这一天自己好像啥都没干好,而且每天都活得特别的累。
可是看着身边的同事或朋友,他们明明跟你一样,每天也都是24小时,人家却能把事情处理得井然有序,还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周末还有空余时间陪孩子玩耍,或者一家人出去旅游度假。
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活得更轻松自在些,我推荐你去读柳一一老师的«成为时间管理高手»这本书。
«成为时间管理高手»这本书分成6部分,分别是:认知重塑,改变底层观念;学会发现时间,成为“时间富人”;记录时间开销,形成你的时间系统;赶走“拦路虎”,让你的时间效能更大化;学会科学行动,让时间账单发挥最大效能;学会储备能量,为时间账单系统持续供能。
01
O N E
改变底层观念,是科学管理时间的基础。
一个人的时间观,决定了对待时间的态度。
有些人把时间视若珍宝,希望每一分钟都用在刀刃上;有些人则认为时间无关紧要,总是肆意挥霍,将其花费在刷视频、逛购物网站、打游戏上面;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根本原因是自控力的问题。
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人与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之所以截然不同,其实是由于时间观不同。时间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
科学的时间观,是指能够用一种平衡的视角对待这三种状态的时间。对于过去,我们要懂得宽恕与放下;对于现在,我们懂得投入与适度享受;对于未来,我们懂得展望与规划。
可我们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消费方式,更没有注意自己对时间持有何种观念。
要想拥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对时间的认知。如何在这固定的时间内做好更多的事情。柳一一老师告诉我们,只要学会科学管理时间。你就能发现更多的时间。
时间管理专家博恩.崔西提倡:“每天早上醒来先吃掉一只活的青蛙”。这里的青蛙指的是一天中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完成最重要的事情,的确可以取得不俗的成绩。但它忽略了我们每个人身体的不同内在节奏。早上醒来精神百倍的人,的确能早上吃掉青蛙,但有些人早起昏昏欲睡,早上吃掉一只活青蛙对他来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科学的时间管理,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内在节奏,在一天中自己最精力充沛的时间内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如果非要反着来,势必会导致时间管理的失败。
02
T W O
学会发现时间,成为“时间的富人”。
我们经常抱怨时间不够用。是因为大部分人看不到“零散时间”,更不会使用这些零散时间。我们要学会发现零散时间,积少成多,足够我们做成一件大事。
我们想让时间变得充裕起来,最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主动设定自己注意力的过滤机制。我们要把注意力投放在对零散时间的关注上,明确看见自己手头拥有的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等这样的零散时间。主动控制好我们的注意力,实实在在地看到零散时间,我们才会越来越明白零散时间的价值。
每天在注意到零散时间后,提醒一下自己:“现在是零散时间”。或者,用纸质笔记本制作时间账单,在零散时间部分贴一张贴纸作为提示。一段时间后,对零散时间的关注便会彻底自动化。这么一来,我们的时间就多起来。
03
T H R E E
记录时间开销,形成你的时间系统。
记录每日账单能够让我们清楚自己实际花费的准确时间,也能清楚的知道我们的时间都使用在哪里,哪里还可以改进,同时也能提升对时间的预算能力。
每日账单最大的魔力是帮助我们每一天都能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唯有深度工作,时间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这本书给深度工作下的定义:“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从这个定义,我们就能看出,要想进入专注中,前提是一定要把干扰因素排除掉。
我们经常遇到的干扰因素在心理学上叫“蔡格尼克效应”,是说未完成的事项会始终占据着大脑,挥之不去。
也就是说,没有做完的事情会更耗费你的注意力。直到完成这件事,它才会被我们大脑彻底清除。
今日计划的制定能帮助我们终结对未完成事项的过度关注,让效率产能最大化,帮助自己创造沉浸式工作的美好体验。
管理好每一天,何愁过不好这一生?而管理每一天的方式并不复杂,你只需要通过记录每日账单,开启一天的沉浸式体验即可。
04
F O U R
赶走“拦路虎”,让你的时间效能更大化。
我们在专注做某件事情时,经常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比如,前一秒在写文章,后一秒听到手机铃响,注意力随即投放到了手机上。
要进入并保持专注模式,最先要清理的一个外部“分心物”就是手机。
还有哪些外部“分心物”呢?比如电视机、游戏机、零食等等。列出影响自己的“分心物”清单,一个一个处理。
如果你经常因为电视机分心,不防换到没有电视机的空间学习、工作;如果你经常因为游戏机分心,建议直接锁起来,除了特定时间,不要打开它;如果你因为零食分心,就把零食放到视线之外的地方,或干脆不买。
从内到外,清理一遍“分心物”,你会发现自己专注的时间增加了。原来10分钟,现在可能增加到了20分钟。
05
F I V E
学会科学行动,让时间账单发挥最大效能。
在学习时间管理、制作时间账单的过程中,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目标有了、计划定了,却始终无法启动?或者,行动一段时间,就弃之一旁。
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有些事情我们总是乐此不疲?显然,这些事情都伴随着美好的体验。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缺乏行动力,和行动本身的体验息息相关。如果你想提升行动力,就要让这件事情与美好的生命体验绑定在一起。
而改变生命体验的最佳方式,是打造仪式感。我们应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专属仪式呢?
多伦多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尼克,每次在开始工作前,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他会先把工作台周围整理干净。然后,窗台上会固定放两件物品。一个是头骨雕像,另一个是香薰机。香薰机会喷出薄荷味的水雾。这样的仪式感,不仅能激发他的创造力,还能让他工作时更投入。
每天记录时间账单,其实也是一个固定的仪式。在开始工作前,先在账本里记录行动的起始时间,记录要做的事项,此时,启动按钮已按下。完成之时再记录终止时间,统计消耗时长,你会充满了成就感。
仪式感,不只重塑了生命体验,增强了个体行动力。而且,能帮助你把平淡的日子变成新鲜有意义的大事件。回首往事,你会发现生命的丰盈。
06
S I X
学会储备能量,为时间账单系统持续供能。
亨利.福特曾说过,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如同没有刹车的汽车,极为危险。
没有刹车的车,跑得确实快,但最后的下场一定是毁灭。在学习时间管理时,我们必须要学会科学休息。
大部分人休息时,不是在微信聊天,便是刷视频、逛微博等。看起来是在休息,实际上大脑根本不比工作状态时轻松。
研究发现,刷手机、回邮件和上社交网站,会加剧人的疲劳感。长期用这种方式休息,疲惫感一定会如影随形。
而科学的休息的方式是各类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提升专注力、改善人的情绪,还可以打破压力模式。所以,无论是1天,还是1周、1年的休息时间,最好的选择是做一些运动放松。
如果你每天工作时间非常紧,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快走、跑走、打球等等。那我们可以做一些“微型运动”。比如,工作50分钟后,走路7分钟;或做7分钟办公室操,甩甩胳膊、踢踢腿,活动活动颈椎、肩膀。
周末,你可以爬山、跑步,做一些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运动,我们运动时最好是户外活动。在室外,可以看到花草树木,空间也更空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恢复精力、调整情绪。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科学管理时间,学会发现时间,一起成为“时间的富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请联系侵删!)
作者|瑶瑶:做个财务自由的女人,赚很多的钱,让我的爸妈过上好日子。(库小七站长学员)
点亮文章末尾”在看“,重塑认知,科学管理,成为“时间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