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机行业
苹果CEO库克抛出惊人言论,振聋发聩!他说:“我们死守中国制造,不是因为中国工厂
苹果CEO库克抛出惊人言论,振聋发聩!他说:“我们死守中国制造,不是因为中国工厂‘廉价’,是因为没人能替代!在美国凑不齐的精密制造工程师,中国一个省能填满几个足球场!”库克这话可不是什么商业吹捧,全是苹果在华二十多年摸爬滚打攒下的实在经验,那些说“中国制造靠廉价”的论调,早该被现实打脸了。首先得搞明白,库克嘴里“凑不齐的精密制造工程师”到底有多金贵,数据摆在那儿,中国每年新增工程师就有64.4万,美国才22.1万,理工科本科毕业生更是美国的10倍,470万对50万的差距,别说一个省填满几个足球场,再凑两个都富余。美国本土每年能留下的工程类本科毕业生不足14万,还得靠中、印留学生撑场面,真要找能搞定精密制造的熟手,简直比登天还难。苹果早就试过“离开中国”的滋味,2022年借着郑州工厂临时关闭的机会,把部分iPhone产能搬到了印度,结果闹了个笑话。印度南部的iPhone工厂全靠300多名中国工程师当“顶梁柱”,既要管生产技术,还得手把手教当地员工,可2025年这批骨干一撤回,工厂立马掉了链子,生产良率直线下滑,连最基础的组装精度都保不住。反观郑州富士康,30多万人的“iPhone城”里藏着无数熟手工程师,别说常规生产,就算突发状况也能快速应对,这种人才密度是印度想抄都抄不来的。更关键的是中国工程师不光人多,本事还硬,苹果的高端机型全靠他们拿捏。就说iPhone17Pro那套钛铝混搭机身,看着只是材质变了,背后全是微米级的精密活儿,铝合金和玻璃拼接用超声波焊接出0.02毫米的接缝,强度比之前的激光焊接还高50%,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工人就能搞定的。从2010年iPhone4的不锈钢中框加工,到2020年iPhone12的超瓷晶玻璃强化,每一代工艺升级都是中国工程师跟着苹果一起泡在实验室磨出来的,立讯光自动化工程师就有几千人,苹果在华的工程师团队也得几千人,两边从产品开发阶段就绑在一起干,这种默契在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别以为制造业只是组装,苹果的供应链早把中国变成了中枢神经。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过,苹果2024年的主要供应商里,美国才26家,中国大陆足足有156家,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里80%都在中国有生产基地,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组装,一套流程走下来全不用挪窝。就算印度能抢下美国手机市场44%的份额,可那些手机的核心零部件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越南组装的耳机,关键模组也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美国喊了好几年制造业回流,可连最基础的元器件配套都凑不齐,总不能让工程师拿着图纸等着零件从亚洲运过来吧。再说说“廉价”这个老黄历,现在早翻篇了。iPhone的硬件成本只占售价的45%,苹果根本不在乎那点劳动力差价,他们在意的是中国工程师能把良率做到99%以上,能在几天内搞定生产线调整,能把钛金属、铝合金这些难搞的材质玩出花来。就像iPhone17的纳米晶玻璃后盖,抗摔性提升4倍还能减重,这种工艺突破需要大量工程师反复试错,美国没这么多人耗得起,印度没这么多熟手扛得住,也就中国能拿出这样的底气。苹果这些年不是没踩过坑,早期想在其他国家复制中国的生产模式,要么缺工程师,要么缺配套,折腾半天还是得回到中国。2017年搞“中国+1”策略,结果越南工厂连简单的玻璃贴合都做不好,印度的良品率始终上不去,最后发现绕来绕去还是中国最靠谱。库克敢说“没人能替代”,是因为苹果真的试过所有可能,最后发现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和供应链韧性,是花几十年才攒出来的独家资产,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国家就能复制的。
小米15降价“风暴眼”撬动手机行业生态竞争新格局
这场价格跳水不仅让消费者直呼“真香”,更折射出手机行业新旧交替的残酷逻辑—新品发布即老款清仓,而小米15的性价比却在价格崩塌中达到新巅峰。一、价格屠夫的诞生:从旗舰到中端的降维打击 小米15的降价策略绝非简单的价格...
赛力斯挡不住了,花115亿买下华为10%股份,未来将狂飙
赛力斯挡不住了,花115亿买下华为10%股份,未来将狂飙最近你有没有发现,赛力斯这个名字越来越容易进入热榜?最近,他更是花了115亿现金入股华为旗下顶级智能车公司引望。这是一个重磅消息,让这家一度低调的传统车企,成为新能源汽车赛道中最闪亮的黑马。但也有人心里嘀咕,这毕竟不是个小数目,赛力斯的这波豪赌,到底是真聪明还是太冒险,他未来是否可以一路狂飙?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情。很明显,用115亿的真金白银买下10%的股权,这就不是普通合作了,而是身份的彻底转变。赛力斯以前是华为技术的采购方和使用者,但现在,已经成为华为战略级平台的股东之一。野望是华为整合全部智能驾驶业务后独立运营的公司,被内部称之为汽车智能化的大脑。目前徐直军任董事长,余承东任副董事长。现在的赛力斯不光拿到了华为最前沿的技术,还直接进入了华为造车核心圈。还有个鲜为人知的事情,另外10%股权由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持有。这就形成了一个华为技术加赛力斯制造加长安资源的铁三角联盟。以后不光是问界系列,包括智能驾驶,电驱平台,智能座舱等等,赛力斯都必然得到华为最新技术赋能。因此这115亿买的不是股权,而是一张通往智能汽车时代的头等舱机票。那么问题来了,中国车企那么多,为什么华为和赛力斯合作会如此深入?这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合作和战略互补互信的结果。赛力斯前身可追溯到1986年的凤凰电器弹簧厂,后来成为东风小康的合作伙伴,深耕汽车制造近40年。2021年,赛力斯和华为首度合作推出了问界品牌。并在此合作模式下让赛力斯复活。而华为那边需要的是一个懂制造,肯投入,全面拥抱智能化的车企伙伴,双方一拍即合。所以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但也确实不能盲目乐观,115亿相当于赛力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的近四倍,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赛力斯哪怕家大业大也有不小的压力。且华为是平台化开放战略,未来一定和其他车企也会合作,这意味着赛力斯虽然领先,但不能独占华为。只是从目前来看,赛力斯这个操作依然被市场强烈看好,多数人们认可赛力斯的发展潜力。可以说,赛力斯这次入股引旺是一次战略卡位,他通过绑定华为技术,联合长安资源,构建了一个难以被打破的竞争壁垒。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全新智能头部品牌从中国走向全球。
2025年全球手机销量TOP10新鲜出炉,三星一骑绝尘,上半年出货量达1.181
2025年全球手机销量TOP10新鲜出炉,三星一骑绝尘,上半年出货量达1.181亿部,稳坐全球第一宝座。其A系列手机,像A065G在印度、东南亚超受欢迎,二季度出货量5750万部,同比增长7%。苹果以9980万部位列第二,二季度虽销量下滑2%,但高端机仍受青睐。国产品牌里小米表现出色,出货8420万部排第三。OPPO、vivo等也都在前十占据一席之地。华为出货2640万部,销量主要来自国内。期待第三季度各厂商推出带AI功能、折叠屏的新手机,看看格局会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