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标签: 高伟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高伟:36载坚守吉阳敬老院用爱与担当践行孝道

其中,三亚吉阳敬老院高伟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表彰。身兼数职的“大家长”,36年无休守初心 1989年,20岁的高伟踏入吉阳敬老院的大门,从此与养老服务结缘。“刚来时条件苦啊,院里有10多个特困老人,我既是管理员...
🌞10月28日报道,内蒙古有个银行员工高伟,十多年来一到放假就往山里跑,前

🌞10月28日报道,内蒙古有个银行员工高伟,十多年来一到放假就往山里跑,前

🌞10月28日报道,内蒙古有个银行员工高伟,十多年来一到放假就往山里跑,前前后后进山371次,竟然是为了捡垃圾!他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年要么捡一万个瓶子,要么捡一万根烧烤签。十来年他捡的垃圾加起来有两万多斤,卖废品的钱一分不剩全捐了!(信息来源:极目新闻——内蒙古一银行员工节假日进山捡垃圾,10年去371次捡了10万多个饮料瓶:每年定1万个瓶子等小目标)21600多斤垃圾,103982个饮料瓶......当这组数字摊开时,很难想象它们是一个人用十年光阴,在山林沟壑、草原河畔一点点“捡”出来的。没有专业的环保装备,没有固定的支援队伍,甚至连每次出发的路线都不曾提前规划,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究竟怀着怎样的热忱,在自然与垃圾的“拉锯战”里,写下这样一段故事?故事的序章,藏在2015年10月的一阵山风里。那时的高伟还是个痴迷登山的爱好者,那天他循着熟悉的山道向上走,秋阳把枫叶染得通红,可这份惬意很快被刺眼的色彩打破。草丛里、岩石缝中,一个个空饮料瓶歪歪扭扭地躺着,蓝色的、绿色的、透明的塑料壳子,像一块块难看的补丁,盖在本该纯净的山野间。高伟的脚步猛地顿住,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这些随手丢弃的垃圾,不仅毁了眼前的风景,还可能缠住觅食的松鼠,或是被溪流冲到下游,伤害水里的鱼虾。他没多想,立刻蹲下身,把散落在沿途的瓶子一个个塞进背包。那天的登山计划彻底变了样,直到背包被撑得鼓鼓囊囊,他看着手里空荡荡的山道,带着一身疲惫,揣着满心踏实下了山。这次意外的“清理行动”在高伟心里发了芽。从那以后,他的背包里总少不了一个蛇皮袋。周末去城郊徒步,看到游客丢下的食品包装袋,他会弯腰捡起来;假期去露营,他会沿着河岸走,把被水冲上岸的塑料瓶、泡沫盒一一收走。就连上下班路上,看到被风吹进绿化带的塑料袋,他也会绕过去捡起来。捡垃圾渐渐成了他的习惯,从“顺手为之”变成了“专程行动”。每逢节假日,别人忙着收拾行李去旅行,他却扛着蛇皮袋往山里走,那些人迹罕至的山道、游客扎堆的景区角落,都成了他的“战场”。常年和数字打交道的职业习惯,让高伟对“收获”有着格外的严谨。每次捡完垃圾,他都会坐在石头上,掏出本子仔细记:今天捡了多少个饮料瓶,多少根烧烤签,其他垃圾称了几斤。他还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年至少捡一万个瓶子,或是一万根烧烤签,再不济也要清理出三五百斤垃圾。这个听起来简单的目标,背后藏着不少辛苦。高伟知道,一个人的力气终究有限。要想让山野真正远离垃圾,光靠自己捡不够,得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他开始用手机拍下自己捡垃圾的过程,这些视频没有华丽剪辑、没有煽情音乐的视频,却悄悄打动了很多人。有人说:“扔垃圾只要一秒,捡起来却要弯无数次腰,高老师用行动教我们怎么尊重自然。”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高伟建了个义务捡垃圾的群,开始组织线下活动。第一次活动,只有十几个人来,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几十人、上百人。每次活动,大家分工明确:有人沿着山道捡,有人把垃圾分类打包,有人负责把沉重的垃圾袋扛下山。看着越来越多双手为保护自然出力,高伟心里满是欣慰。十年时间,像山间的溪流一样悄悄流过。从2015到2025,高伟的脚步踏过了无数山林草原,双手捡起了两万多斤垃圾。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他每个周末的坚持,是他对自然的热爱,更是他想传递给所有人的环保心意。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高伟的回答很简单,却很坚定:“一开始只是觉得垃圾毁了风景,后来才明白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少扔一次垃圾,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支撑他走过十年的信念,从来都不复杂。它始于一次山间的触动,长于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一份对自然的责任。高伟用十年证明,环保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每次弯腰捡起垃圾的小动作。那些被他捡走的垃圾,不仅让山林恢复了本色,更让环保的意识住进了更多人心里。
十年371次进山捡2万斤垃圾:“大青山清道夫”高伟的环保传奇

十年371次进山捡2万斤垃圾:“大青山清道夫”高伟的环保传奇

中国银行呼和浩特新城支行的高伟,和往常一样,趁着周末休息,来到了大青山。他热爱大自然,喜欢在山间漫步,感受秋风的轻抚,聆听鸟儿的欢歌。当他沿着蜿蜒的山间小路前行时,眼前的景象却如同一把利剑,刺痛了他的心。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