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燕云的文章

竹林七贤人品最差的王戎趣事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其中人品最差的,《晋书》记载了几件王戎的事迹。虽然他人品差,但是却非常聪明。小时候跟小伙伴在路边看到一棵李子树,树上结满了大李子,小伙伴们纷纷爬树摘李子,他却一动不动站在树底下看,等小伙伴们摘到李子,咬了一口后,都吐了出来,说苦。王戎对小伙伴说:你们是不是脑残,这棵李子树在马路边,要是好吃,路人早摘光了。
他官当的大,很有钱,也很会捞钱,却出了名的吝啬,女儿结婚后借了他点钱,他天天黑着脸,后来女儿女婿赶紧东拼西凑把钱还上,且还上利息,这老家伙脸上才有笑容。

西汉的七国之乱,根源在于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分封子孙到各地为王,到了景帝时期,各个诸侯国实力大增,尤其是吴国、楚国这些大国,诸侯国的总实力已远远超过朝廷,汉景帝决定削蕃,于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国家联合造反,史称吴楚七国之乱。七个国家占据大半个天下,仅吴国就出精兵20万,朝廷启用太尉周亚夫抵御七国叛军,最终周亚夫千里绕道敌后,断敌军粮草,击溃叛军,七国之乱历时仅三个月。
晋朝八王之乱,是西晋皇族为了争夺皇位,不断的有王爷发生叛乱,前后一共八个主要王爷,历时16年之久。八王之乱让中原汉人在内斗中实力损伤殆尽

一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出:和珅。然而这么些年我们都误会人家和珅了,其实天下第一贪官的头衔应该由东汉末年大将军梁冀佩戴。
和珅抄家抄出白银一亿多两,金钱数量上确实是第一,但不同朝代钱的购买力并不一样,如果换算成当时大米购买力,和珅涉案68亿公斤大米,而梁冀涉案102亿公斤大米,这还不是关键,最大的差距是梁冀所处的东汉末年,人口少,经济方式也比较单一,我虽然没查当时人口数量,但记得东汉昭宣之治时期人口是3700万,也就是说梁冀时期人口顶多不会超过这个数字,清中末人口却达到4亿,梁冀却能

公元383年,前秦杰出的天王苻坚,统一了北方各个胡族国家,五胡乱华的局面得以控制,之后率80万大军进攻长江以南的东晋,东晋谢安启动北府军8万迎敌,东晋面临着灭顶之灾…………
淝水大战是继赤壁之战后,又一场北方势力为鲸吞南方政权而发动的统一战争,局势是出奇的类似,但不同的是,赤壁之战所说的曹操83万大军是《三国演义》作者虚构的,各种史料记载,当时曹军也就三四十万,当时曹操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北方,辽东公孙渊,西凉马腾,汉中张鲁,都在割据一方。而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已经统一北中国,是真带着80多万大军攻打东晋,但战

王莽腰斩西汉王朝,建立新朝,汉家子弟刘秀兄弟奋起反击。新朝大将王邑率百万大军进攻昆阳,小小的昆阳城危如累卵,而且里面是不到一万的杂牌军。汉军登上城墙,百万大军黑压压的如黑云一般,一眼看不到边.........,危难之时刘秀挺身而出,带领12名将领杀出重温,寻找援兵。13人居然突破百万大军,扬长而去,实属奇迹。
然而此时汉军主力在围攻中原重镇宛城,根本无法抽身,刘秀东拼西凑,弄了一万兵力。然后这一万兵力救援昆阳。昆阳汉军此时已经抵抗了近一个月的魔鬼进攻,也已经到了极限。
刘秀挑选出三千精锐做前阵,其余七千在后

汉武帝上台执政后毅然下令全面对匈奴作战,一个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大时代到来.......
汉朝自高祖刘邦被匈奴困于白登之后,谈匈色变,就不断的和亲,给匈奴公主,钱,物资无数。而匈奴得了好处,也会休息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又在边境烧杀抢掠,汉朝只好再送礼,没办法打不过人家,再加上汉朝刚建立,国家需要休整,只好装孙子。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匈奴冒顿单于为了刺激汉朝,挑起战争,给吕后写了一封性骚扰信,大体内容是:我叫冒顿,我一直很看好你,我一直想把你拥入我的怀抱…………。吕后气的差点吐血,但也是忍了,给冒顿回信

前阵子和朋友在平度吃饭,看到这个铜牛雕塑,让我记起战国时期发生在古即墨(现在平度东南)的一场火牛破敌的大战,不知道这个铜牛是不是有这个寓意....
燕昭王时期,燕国为了向齐国复仇,拜乐毅为大将,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合力攻齐,战争爆发后,楚国也加入联军阵营,齐国精锐丧失殆尽,乐毅在燕国势力微小的时刻居然一口气拿下齐国72座城池,并攻破齐国国都淄博,使燕国达到最鼎盛的时期。这也是一大奇迹了。
然而更大的悬念是,此时的齐国只剩下即墨城,和莒城两座城池,齐国军民在田单的带领下居然守住即墨好几年,最终田单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一口气又收复了丢掉的所有城池,齐国复国。古代的即墨城,就在现在的平度东南,当然现在早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这依然是平度人民、乃至山东人引以为豪的一件事。小小一个即墨城挡住几十万军队三年的进攻,这不也是个奇迹吗?只有善良智慧的人民才能够不断创造奇迹。

汉末,一个奇特的时代,刘备,一个奇特时代的传奇人物走上一条奇迹之路:蜀汉皇帝。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各个诸侯都有自己的根基势力,只有刘备是草根,弱小的像一颗小草,所以从这方面看,刘备的命好苦。但是刘备从一开始创业就偶遇关羽、张飞。这俩兄弟就和魔咒一样神奇,在三国时代天下无敌,又对刘备忠诚无比。这比现在买彩票种一百个亿的几率都小,然而刘备运气就是这么拽........ 
曹操势力迅速发展后,谁都不放在眼里,就是特别照顾刘备:没事的时候就派个十万八万的军队打一下刘备,看看能不能顺手灭了刘备更好

读三国最让人唏嘘不已的地方就是关羽丢荆州,很多书中都用上“大意”这个词,其实也是对关羽的一种敬意。然而荆州的丢失,并不是关羽的一时大意、完全是他的目空一切,刚愎自用所造成。
刘备在汉中大破曹军,取得巨大胜利以后,在汉中称王,军威空间高涨,关羽就是在这个时候于荆州发功了进攻曹仁驻守的襄阳和樊城。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是刘备或者诸葛亮下达的作战命令,估计应该就是关羽为了遥相呼应汉中刘备的军事胜利而发动的襄樊战争。襄阳和樊城是军事重镇,易守难攻,又是名将曹仁把手,关羽久攻不下,双方陷入胶着状态,这个时候关羽想把荆州城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才有展露头脚的机会。我个人认为,当年没有韩信,刘邦根本没有能力和项羽争天下,更不用谈楚汉之争。 
一代战神韩信打破了当时所有的军事记录,用区区几千人灭齐国,赵国,代国。再看与楚霸王项羽的会战,更是把战争智慧发挥的极致,要知道项羽可是曾经以一敌十的灭了秦朝第一猛将章邯,也曾用3万骑兵杀的刘邦60万大军丢盔弃甲的战神。然垓下一战,韩信一举灭了项羽十万精锐,最后项羽乌江自刎。 
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可是最后萧何也是诱骗韩信去了汉宫,被吕后杀死。我有时候经常会想,萧何也太对不起良心了吧。这样做,当初还不如让韩信跑了,你追人家干嘛。其实个人分析,萧何所做的一切也就是为了自己,追回韩信时就是为了跟汉王邀功,诱杀韩信时,也是为了自保,华清界限。
曾记否,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曾记否韩信十面埋伏大破天下第一猛将项羽十万铁骑...........

玄武门,这个大唐帝国从建国到唐玄宗时期发动过四次宫廷政变的地方,似乎成为唐朝帝王挥之不去的梦魇。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干掉太子李建成,软禁老爹李渊。80多岁的张柬之发动迎仙宫政变,就是突击玄武门,干掉武则天的宠臣,逼迫武则天退位。再后来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控制玄武门,灭掉韦太后,干掉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唐朝历次宫廷政变成功,都是因为胜利者事先掌控了驻守玄武门的禁军,也就是说当时玄武门的禁军将领是自己人。
唐玄宗时期,李隆基杀掉了自己宠臣王毛仲,对于唐玄宗为何要干掉自己的发小兼战友,史书上众说纷纭。燕云也曾百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亲率十五万大军,自范阳镇起兵反唐,由于大唐本土已近百年没有战事,各地武备废弛,叛军在很短的时间横扫整个河北。
十二月二日,叛军攻破河北博陵后,河北全部纳入叛军势力范围。接着叛军进入了河南灵昌郡的黄河北岸,此时已是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黄河对岸的灵昌郡太守错误的估计了形势,认为叛军要渡过黄河,至少要等到来年三月河水化开才行。但是安禄山却让士兵用老旧的船只连城一片。上面铺上草木,经过一夜的冰冻,第二天便成为一座人工浮桥,叛军于第二天清晨便渡过黄河。就这样叛军突袭灵昌郡,灵昌郡失陷。
此

武则天为了一步步夺取最高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儿子,侄女、兄弟之后,他的另外一位亲生儿子李贤成为了太子。
很快李贤也成为武曌(武则天)的绊脚石,武则天决定除掉李贤。当时朝廷里有个道士叫明崇俨,这个道士经常取悦于武曌,诋毁太子李贤。不久后明崇俨被暗杀,朝廷查不出凶手,所有人将怀疑的目光看向了李贤。燕云大胆推测明崇俨就是武曌派人暗杀的,一个连自己亲生子女都可以杀的人,还会在乎一个道士的命?
最终有一天,太子李贤还在用早膳的时候,一群禁军闯进太子府,将李贤捆绑押走。武则天给李贤定的罪是谋杀

薛仁贵东征过程中,金山之战是与高句丽一场大规模遭遇战,此战薛仁贵灭掉高句丽十万精锐。薛仁贵再接再厉,带着两千兵马进攻高句丽都城平壤最后的屏障扶余城。
两千兵马进攻敌军重兵防守的坚城,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军事冒险。此时天空飘着雪花,薛仁贵下令两千兵马全部换上白色盔甲白色战衣,裹紧马蹄,急速前进。于是两千白袍军在白色的雪原上纵横驰骋。正当唐军驰骋过程中,前方出现高句丽数万大军。两军快要相遇的时候,因为漫天大雪,到处是白茫茫一片,两千唐军骑兵迅速袭来,高句丽士兵以为是雪崩了,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敌军开始四散而逃,唐军上演砍瓜比赛,激战七个时辰,敌军被杀一万余人,其余的四处逃跑。薛仁贵带领唐军迅速攻占扶余城,之后高句丽40余座城池向唐军投降。最终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城也被薛仁贵攻破。薛仁贵亲自接受高句丽国王的投降。当年隋炀帝、唐太宗没有完成的心愿,在薛仁贵这里实现了。

汉武帝时期,苏武被匈奴扣压多年,到了汉昭帝时期,匈奴最终迫于压力,下令放苏武回国。匈奴为苏武举行了送别宴,宴会上苏武想让李陵跟自己一起回国。李陵心里悲苦交加,回顾自己的一生,李陵含泪说了八个字:“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说罢,李陵无尽的泪水滚滚落下,男儿有泪不轻弹,李陵大哭后站起来,拔出佩剑开始狂舞,这是一种何等悲怆的心情,边舞剑边吟道:“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韧摧,士众灭兮名已颓。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劝君更饮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今天我李陵就与你苏武痛快的喝一天酒。两人开始

天宝十年高仙芝、李嗣业、段秀食等大将率领两万多唐军,以及一万五千突厥、拔汗盟军翻越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阿拉伯人控制的怛罗斯。
大食军队立刻从四面八方救援怛罗斯,总兵力超过二十万,他们立刻对唐军形成合围。
高仙芝命盟军继续围攻怛罗斯城,自己则率领两万唐军迎战二十多万大食军队。这些骑着高大战马的大食军根本瞧不起唐军,因为这些年他们纵横欧洲、中亚,几乎没有对手。加上唐军翻山越岭长途奔袭,按理说已经是疲敝不堪,所以大食军都骄横异常的准备冲锋。
高仙芝并没有慌,他一声令下:“弓箭准备!”他冷眼看

汉武帝一生用兵,与秦始皇类似,然而秦朝二世便亡,汉朝延续数百年,最主要的是汉武帝晚年,也就是去世前两年,开始反省自己,改变国策,写下第一篇《轮台罪己诏》,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皇帝写罪己诏,主要内容我概括了一下
1:他拒绝了桑弘羊等人派兵去西域戍边屯垦,因为这样劳民伤财。2:他总结了自己晚年几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对李广利的失败原因也进行总结,认为自己也有很大责任。3: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实行惠民政策,促进农业发展。4:全民停止对外战争,努力发展国力。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汉武帝与秦始皇一样

王莽举全国之兵力近百万大军交给王邑,希望王邑这员虎将能平定汉军。然而王邑却把近百万大军囤积于小小的昆阳城下,势必要攻破这座战略位置并不重要的小城。而不去救援战略要地宛城,此时刘縯率领十万汉军围攻新朝的宛城,宛城岌岌可危,一旦宛城落入汉军之手,那么汉军便有个一个强大的根据地,拿下宛城后,刘縯才能抽出兵力去救昆阳。所以汉军对宛城疯狂进攻。
此时王邑围攻昆阳的大军近百万,但他就是不分兵去救宛城,因为他觉得百万大军拿不下个小小的昆阳城,太没面子。最终的结果是刘秀从其它地方东拼西凑了一万军队内外夹击新朝军队,新朝百万大军溃败,刘秀从此名扬天下。
其实从古到今屯重兵于坚城之下,都是兵家大忌。南北朝的道武帝拓跋焘几十万骑兵败于盱眙城下,落荒而逃。南宋时期的蒙古大汗蒙哥,屯重兵攻钓鱼城,结果搭上了性命,历史总是在反复重演。

汉武帝上台后启用年轻将领卫青、李沮一鼓作气击败匈奴,收复被河套地区。
汉武帝执政后,跟匈奴交锋两次,两次算是失败,但汉武帝并没有气馁,一直随时准备与匈奴火拼。
元朔二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下旨启用年轻的将领卫青、李沮进行大反击。匈奴对此战做了非常精细的计划,重兵包围渔阳、上谷两个汉朝军事重镇,这样汉军一定会派大军来救援,而匈奴人则在两镇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可以说匈奴人的计谋很好,可惜他们遇到了超一流的年轻一代军事将领卫青与李沮。
卫青与李沮并没有派兵去就渔阳、上谷,而是直接派兵攻击匈奴空虚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