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电亦青霜的文章

湘桂走廊-中原通往岭南最便捷的孔道。湘桂走廊,是指从湖南永州至广西桂林的一段交通要道,由都庞岭、越城岭及其余脉围夹,其间有湘水、漓水及其支流密布,构成水陆兼具的交通网络体系。这是中原通往岭南最便捷的要道,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从秦帝国开始,湘桂走廊便是历代中央朝廷“北镇衡岳、南控百越”的军事要道。
    广西地处岭南,古为百越之地,交通闭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发动了征服岭南的战争。为了解决秦军的后勤补给问题,秦始皇决定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的湘、漓二水之间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湘桂运河,也

万里茶道-晋商之辉煌。万里茶道,是一条连接中国、蒙古和俄国,以茶叶为主要贸易商品的古代贸易线路。它是丝绸之路衰落后,在欧亚大陆上兴起的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
万里茶路起始于中国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进入蒙古国境内,穿越阿尔泰军台,跨越沙漠戈壁,最终抵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全程约4760公里,其中水路1480公里,陆路3280公里。在俄罗斯境内,茶道经过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传播至中亚、东欧等地,形成总长13000余公里的茶

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遣骠骑将军霍去病春夏两次出击,扫除了匈奴在河西走廊的势力,从此,河西之地纳入了大汉版图,汉武帝为了巩固河西并经营西域,先后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并建立了玉门关和阳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两者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与更侧重军事相关事务的玉门关不同,阳关负责与西域地区通使和商业贸易往来,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线上的“门户”,阳关是出敦煌前往西域的必经关隘
        河西四郡设置之后,隔断

塔里木河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北倚天山,西临帕米尔高原,南靠昆仑山、阿尔金山,河流全长2486千米,其中干流全长1321千米。塔里木河自身不产流,由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条源流在阿拉尔市的肖夹克汇合后形成干流,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终注入台特玛湖。流域内主要支流包括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开都河—孔雀河,这些支流与塔里木河干流一起构成了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的格局。塔里木河是南疆绿洲农业的生命之源,更是新疆这片广阔土地诞生文明的根本所在,一条沙漠绿洲之路,它自东向西

阿勒泰-一山一河临三国。阿勒泰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的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东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阿勒泰地区有4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是新疆边境线最长、相邻国家最多、陆路口岸最多的地区,有“一地连三国,四口通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阿尔泰地区还是蒙古高原、中亚草原、准噶尔盆地和西伯利亚连接点,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也是欧亚游牧民族的迁徙走廊,阿勒泰地区是中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中俄两国55公里左右的国界线隔开了世界最大的两个内陆国哈萨克斯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平原北起石嘴山,南止黄土高原,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接贺兰山,面积1.7万平方公里,滔滔黄河斜贯其间,流程397公里,水面宽阔,水流平缓。平原西侧是雄峻秀丽的贺兰山,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
    当贺兰山、西套平原和黄河完美组合,就成了宜游牧宜农耕的地区,春秋战国,宁夏地区属于乌戎地,秦朝设置北地郡,开始在宁夏地区修筑长城、开凿秦渠,宁夏地区成为游牧和农耕碰撞的战略要地。历代开凿的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

历史惊人的相似-刘邦斩白蛇,王莽断两汉。刘邦在芒砀山“拔剑斩蛇”,起义诛暴秦,后尊怀王之约,西略地入关,兵伐咸阳。子婴投降后,众将都建议杀之以谢天下,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遂宽宥了子婴。刘邦建立了汉朝,后来汉朝传位到汉平帝,汉平帝驾崩后,外戚王莽立汉宣帝两岁的玄孙广陵侯子婴为皇太子,并改名曰“孺子”,史称“孺子婴”,由王莽居摄,总揽朝政。不久他就“顺符命,去汉号”,篡权改国号为“新”,后刘秀中兴,建立东汉,传至汉献帝而亡。两汉享国405年,西汉210年,东汉195年

天山北麓城市群。我国西北地区,因为降水稀少,所以水源是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那些高大山脉,如天山、昆仑山山上的冰川融水是主要的水源来源,所以新疆地区的人口和聚落多分布在高大山脉的山麓冲积扇上,其中天山南北两侧是最主要的聚落和城市分布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带有一个大致呈东西走向连绵300千米的城市密集地带,这就是天山北坡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域上包括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区的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塔城地区沙湾市、乌苏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石

环渤海渔港分布图。        渤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中国最北的近海,亦为中国最浅的半封闭性内海,沿岸有三大水系和三大海湾生态系统。入海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泥沙堆积于三个海湾,在湾顶处形成了辽河口三角洲湿地、黄河口三角洲湿地、海河口三角洲湿地。 渤海沿岸河口浅水区营养盐丰富,饵料生物繁多,中部深水区既是黄渤海经济鱼,虾,蟹类洄游的集散地,又是渤海地方性鱼、虾、蟹类的越冬场。黄渤海渔场位于东经119度以西,总面积约3600平方海里,渔场地势是从湾顶向渤海中央倾斜,湾内水深很浅,底质为砂和淤泥,主要捕捞对象为小黄

西夏这一偏僻小国,凭什么屹立在列强中不倒的呢?西夏国土面积并不大,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都不理想,但它却硬生生的能在北宋、辽、回鹘、吐蕃、金国、西辽、蒙古之间顽强的生存,得益于它彪悍的民风和三大特种部队:泼喜军、步跋子和铁鹞子。这三种武器各有所长、互为补充,形成了一支守卫西夏的强大力量,因此强敌环伺而经久不衰、屹立不倒。
     平夏铁鹞子,西夏时期由党项豪族子弟亲信组成的骑兵,是西夏最精锐的铁林军,骑良马,着重甲,作战时作为前军冲锋陷阵。铁鹞子堪称一绝,除了优良的河西马,精华在于防护装备,骑手和战马都披挂着

徐州--五省通衢 战略要地。徐州地处江苏省北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其在古代和现代交通网络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沟通东西、贯穿南北的交通咽喉,分别连接我国东部沿海与内陆腹地、西北与东南地区的两大干线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使得徐州成为全国铁路网的重要十字路口,同时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这样的交通条件使得徐州能够迅速调动和集结兵力、物资,同时也是控制和切断敌方运输线的关键节点,对于任何意图控制或影响南北格局的军事力量而言,占领徐州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由于其地处中原与江南之间,作为江淮地区的战略屏障,徐州的得失直接影响到双方势力的攻防态势。占领徐州可以为进攻方提供进一步南下的跳板,或为防守方构建纵深防线提供支撑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战争中,都赋予了徐州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