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 芯片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参数的突破,更在于其全链条自主创新构建的专利壁垒。团队已围绕铌酸锂材料应用、随机干涉掩膜设计、稀疏重建算法等核心环节申请 76 项发明专利,形成从基础原理到工程实现的完整保护网。这种专利优势,正为饱受高端设备 “卡脖子” 之苦的线路板行业,提供了国产化突破的新路径。
长期以来,线路板高端检测设备核心依赖美国奥宝、日本油田等企业,仅 12 英寸晶圆用检测试剂国产化率就不足 42%,设备维护成本占企业营收的 15% 以上。“玉衡” 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格局:其国产化核心器件属性,可大幅降低检测设备的研发门槛与成本。
参考联影医疗依托国产芯片实现设备成本降低 70% 的案例,未来搭载 “玉衡” 的线路板检测设备,或将打破进口设备的价格垄断。更重要的是,芯片的专利自主性让国产设备无需再担心技术授权风险,为线路板行业从 “设备进口依赖” 向 “自主可控” 转型提供底层技术支撑,这种前景对正加码 IC 载板等高端领域的国内企业而言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