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天气越冷,晨起特定时段就越不能浪费!养成这4个习惯,让心血管获益,助力健康长寿

气候转凉之时,许多朋友早上难以起身,特别是天还没放明的时候,被窝暖烘烘的,想多赖会儿床。我过去也常常这样,能多睡就多睡,

气候转凉之时,许多朋友早上难以起身,特别是天还没放明的时候,被窝暖烘烘的,想多赖会儿床。我过去也常常这样,能多睡就多睡,可是冬季清晨其实很适合调养身子,今天,木子来跟大家简单分享我一向运用的几个晨间习惯,好叫你从清晨就觉得舒坦些。

秋冬比较寒冷,常言道“寒邪易损阳气”,清晨时身体内的阳气刚刚开始活动,还十分微弱,若不留意保暖避寒,气血就容易不够通畅,我们也得更加留意身体的反应。养成几个晨起的小习惯,或能让身体在寒冬更好地适应,下面这四个方法是我自身使用感觉还挺好的,你可参考一下,寻找适合自己的节奏。

一、醒来别急,先慢慢来

早上醒来之后,先在床上躺三分钟,之后进行“干洗面”:搓热双手,用中指从鼻子两侧往上推至额头,随后往两边推,多做几回,直至脸部发热,而后用手掌环绕肚脐,顺时针轻柔地揉50圈,随后活动脚趾、手腕等关节。

依照传统观念而言,睡眠之时,阳气向身体内部收敛,气血流动较为迟缓。《养 生论》中还提醒“卧起有时,勿令猝急”,也就是说,起床时别一下子起得太快,要是猛地站起来,阳气还没舒展开,有的人就会感觉头晕或者眼睛发花,这种“慢启动”乃是让身体有个过渡,使阳气缓缓升起来,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早上确实醒得更快,不再那么昏昏沉沉的。

二、早晨一杯温水,暖身养人

晨起后需饮用一杯约200毫升的温水,且要温热,莫喝凉的。冬季寒气重,凉物易使脾胃不适,若想更惬意些,可加一片生姜或几颗红枣,生姜可暖中,红枣亦能滋养气血,我平素爱放红枣,饮后身体暖烘烘的。

人历经一晚休息后,身体里的气血得靠水分来滋养,温水能使气血运行更加通畅些,并且对阳气升发有好处,尤其是加了姜枣的温水,对体内阳气有柔和的调养作用。我自身感觉饮用后,冬天偶尔出现的胸憋情形会有所好转,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你可以试试是否适合自己。

三、早晨排便,身体轻松

尽可能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即便没有便意也可去卫生间坐一坐,使身体形成规律,排便时不要过于用力,配合呼吸,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稍用力,还可拿中指轻轻按压鼻子两侧的迎香穴,能助力调动大肠经的气机,利于排便。

早晨排排便,全天都舒坦。早晨五到七点是卯时,这时候气血流到大肠,大肠机能比较活跃,趁着这个时候排便,很合身体的自然韵律,肺和大肠互为表里,大肠通畅,肺气也能通顺,而且还能间接帮助气血运行,及时把体内的积滞排出,人会觉得清新许多。

四、温和活动,唤醒身心

完成前述步骤后,可以做十五分钟的舒缓运动,比如练练八 段 锦,或者散散步、跑跑步让身体微微发热就行,不必出大汗。梳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用牛角梳或手指,从额头一直梳到后颈,大概梳一百次左右,头部是多条阳经交汇的地方,经常梳头有助于通畅经络、增强阳气。我早晨梳完头后,感觉头脑清爽,一整天都精神饱满。

秋冬清晨锻炼,最佳是待太阳升起后再外出,此时大自然的阳气正慢慢上升,可做些轻柔的运动,让体内阳气缓缓散发出来,助力气血运行,滋养筋脉,于整体状态有益,且不会因出汗过多而损耗阳气。

这四个习惯,慢醒、温水、晨便、缓动,都围绕“护阳、顺气、藏精”的观念,冬季养 生要点是“藏”,动作宜迟缓些,心情得放松些,长久坚持下来,或对整体状况有积累的好处,期望这些分享,能帮你在今年冬天过得舒适、宁静,为身体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