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唐玄宗李隆基:早驾崩二十余年,便可成为千古一帝

有这样一位帝王,在他登基之前,诛韦后,平太平公主之乱,挽救风雨飘摇的李唐社稷,避免了女主乱政的闹剧再次发生;登基之后,重

有这样一位帝王,在他登基之前,诛韦后,平太平公主之乱,挽救风雨飘摇的李唐社稷,避免了女主乱政的闹剧再次发生;登基之后,重用贤臣,发展经济,改革兵制,开创了一代盛世,凭借其创建的丰功伟绩,足以配得上“千古一帝”的赞誉。

然而在位后期,这位帝王却宠信奸佞,倦怠朝政,贪图享乐,引发安史之乱,最终葬送了一世英名;他就是大唐王朝的第七位帝王——唐玄宗李隆基。

玄宗若早驾崩二十多年,或许就能像秦皇汉武一样,成为后人敬仰且实至名归的“千古一帝”。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年少之时,他正赶上奶奶武则天改朝换代;武则天废中宗李显,而后又改立其父睿宗李旦为帝。面对权势日盛的母亲,李旦也不得不做出妥协,禅让皇位,以此明哲保身。

之后,李隆基一家被幽闭宫中长达7年之久;并在女皇武则天的眼皮底下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公元693年,武则天称帝第三年,李隆基的生母窦氏受宫女韦团儿诬陷,最终被武则天赐死,从此这位年轻的皇孙便失去了母亲, 此时对于李隆基而言,忧患大于安乐。

或许正是因童年的不幸,磨炼了李隆基卓然的心智,促使他形成英武果断与深藏不露的性格特征;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再次复位。

由于中宗治国无能,朝政最终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掌控;就在这母子二人擅权干政之时,在外为官的李隆基正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起事的时机。

公元710年,韦后急不可耐,想早点成为女皇,便联合安乐公主在中宗李显的食物中下毒。

皇帝被毒杀,眼见目的已达成,她就拥立中宗四子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傀儡天子,自己则继续独揽朝政,为日后飞升九五打下基础;殊不知,危险早已悄悄来临。

这一年,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联手诛灭了韦氏集团诸多党羽,并逼李重茂退位;其父李旦就这样再次登上了帝位,史称“唐隆政变”。

李隆基因功被封为了平王;由于李旦长子李成器的主动请辞,他也顺利坐稳了东宫之位。

李旦复辟之后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因为太平公主有野心,她也想效仿其母武则天干政,睿宗夹杂在妹妹与儿子之间,着实为难。

焦灼之际,唐睿宗打算提前退休做太上皇;不甘心大权旁落的太平公主意欲铤而走险,发动政变。

只可惜,李隆基得知此事后,提前动手,迅速解决了太平公主一党。从此,在无人掣肘唐玄宗李隆基,他君临天下的时刻也终于来临。

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稳住了局势;由于长期的宫廷政变导致朝廷的权威被削弱,致使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因此他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改革。

在政治上,李隆基整顿吏治,修订律法,重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一批贤相。

在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减轻百姓负担。

在军事上,改革兵制,扩张疆域;收复了沦陷多年的辽西十二州,并在河西走廊设立军镇和节度使,保证唐朝对外交往的道路畅通无阻。

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唐朝很快便迎来了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或许是因开创盛世,振兴唐王朝的功业已经有所成就;摆在李隆基面前的,早已不是孩童之时的忧患大于安乐,而是安乐大于忧患。

他开始倦怠朝政,兴趣逐渐转向后宫;从此君王不早朝,与杨贵妃过起了奢靡的生活,并将朝政先后交给了奸臣李林甫与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

大批贤才遭到排挤,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然而沉迷于后宫之中的唐玄宗却置若罔闻,开元盛世的光芒开始暗淡。

朝政腐败之时,盘踞在大唐东北方向的三镇(范阳、河东与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正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唐王朝的半壁江山已经掌握在他手中,但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快,他就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公元755年,安禄山联合同乡史思明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他统领15万叛军从范阳出发,一路势如破竹,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由此拉开序幕。

由于唐军节节败退,唐玄宗不得不带着杨贵妃,皇子皇孙等人仓皇出逃,向蜀地避难。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自主登基称帝,李隆基至此成为了唐朝的第三位太上皇。

唐军收复京师长安后,唐肃宗李亨接回太上皇李隆基,并移居太极宫,如同软禁;陪伴在李隆基身边且形影不离的太监高力士则被流放。

玄宗晚年的处境并不好,用凄惨来形容也不为过;公元762年,78岁的李隆基驾崩于太极宫。

安史之乱不仅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帝王生涯匆匆画上了句号,而且还成为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分界点。

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英明神武,平定皇宫叛乱,结束女主乱政,开创开元盛世,不愧为一代明君;后期宠信奸臣,倦怠朝政,沉迷后宫,纵容边将,最终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李隆基晚年的所作所为,与前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似与无可挑剔的明君之间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最终美业难终。

“千古一帝”的赞誉是对帝王取得丰功伟绩的一种高度认可,然而能获此殊荣的帝王并不多,常见的帝王有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等。

回顾李隆基的一生,顶多算“千古半帝”;如若早驾崩二十多年,“千古一帝”的行列之中必定有唐玄宗李隆基。

评论列表

突突突
突突突 6
2025-08-29 09:05
大唐能称千古的就武娘子,还不用功绩衬托。

ご沉默菋噵ご 回复 10-11 01:56
丢了400万公里的武娘子?败家子都不如

突突突 回复 ご沉默菋噵ご 10-11 11:01
哦。武周时期巅峰版图1241

平静ASO
平静ASO 6
2025-09-30 12:08
早死就不会有安禄山什么事了,正因为老朽不放权又老迈昏庸变成昏君,导致忠奸不分安禄山造反,导致几千万人死亡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2
2025-07-26 12:17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没理由对一个古代君王有过分要求,比起卖国求荣的那拉氏,他已经很了不起了

用户10xxx91 回复 08-22 15:40
如果换作你是他治下的臣民,他的举动能左右国家的命运、你的生死,你还会觉得他了不起吗?

阿彬
阿彬 1
2025-08-22 22:08
千古一帝?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