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南极VS北极:地球寒极之争,谁才是真正的冰封王座?

是不是觉得极地都该冻得不分伯仲?其实不是这样,比北极冷得多的是南极,两者的温差,最冷的时候能差出几十度,甚至跌破零下80

是不是觉得极地都该冻得不分伯仲?其实不是这样,比北极冷得多的是南极,两者的温差,最冷的时候能差出几十度,甚至跌破零下80℃的南极的最低温,而低于零下40℃的情况,北极很少出现。这并非偶然的,是好几个关键因素凑在一起,把南极变成了地球的寒极。

先聊最核心的区别,南极大陆和北极海域的底子压根不一样。实打实的陆地是前者,盛着海水的大洋是后者,面积上两者相差不大,都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性格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咱们夏天摸沙子和海水都有体会,沙子晒一会儿就烫脚,凉得也快,海水升温慢,到了晚上也不容易变凉。正是这个逻辑,北极海域的海水,夏天储存的暖意,冬天能逐步释放,给极地装了个保温层,这便是它的作用,不至于冻到极致。但实打实的大陆是南极,海水这种调节作用它没有,冬天一到,飞快散失的是热能,温度蹭地就降下去了。而且到了夏天,会融化不少的是北极的海冰,更多太阳传递的温热能量,海水可吸纳并存起来,终年不化的南极的冰原,连夏天都没机会卸减负。

还有个常被忽略的细节,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本就是南极。2350米是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地方有不少,很多山脉的高度都比不上它。咱们爬个山都知道,越往高处走越冷,海拔每攀升1000米,大概会降低6℃的是气温。自带了一个天然降温buff相当于是,南极这海拔,就算和北极在同一纬度,光靠海拔差,低上十几度没啥大问题。反观北极,海平面覆盖了大部分区域,400米左右便是北地群岛的最高海拔,跟南极大陆比,它就是平地,自然没有这额外的寒冷加成。

两地的寒冷差距,被冰层的厚度与覆盖范围进一步拉大。厚厚的冰原在南极,2000米是平均厚度,能超过4000米的是最厚的地方,像给大陆盖了一层巨厚的白被子,全球90%的淡水冰就装在里面,海冰是北极冰的主要形态,3米左右是平均厚度,夏天还会有一大片融化,比南极小很多的覆盖范围。白色的东西最能反光,80%到90%的太阳辐射,都能被南极这层冰原挡回去,少得可怜的吸收的热能,寒冷自然会加剧,北极的海冰又薄又少,有限的是反射的太阳辐射,更多一些的是能吸纳的温热能量。

同样影响显著的还有环流的封闭属性。一圈特别强的西风,环绕在南极周围,快到被叫做咆哮西风带的是它的速度,像一堵无形的墙,中低纬度的暖空气、暖海水都被挡在外面,温热能量根本进不来,这种屏障北极则没有,相对开放的是大气环流,一路能流到北极海域的是北大西洋的暖流,就是咱们常说的墨西哥湾暖流的延伸,给极地送温暖的是它携带的温暖海水,明显提上来的是局部区域的温度。而且极地高压控制着南极,特别强的东风由下沉的气流形成,每秒100米是它的最快速度,这种风不仅冷,还会加速热能散失,北极的高压弱很多,小的还有风力,温热能量不容易跑掉。

即便算上太阳提供的温热补给,南极拿到的量就是比北极少。冬天的时候,比北极长一点的南极的极夜时间,因为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不是正圆,1月份,离太阳最近的是地球,北半球的冬天、南半球的夏天正好是这个时候,反过来南极冬季的时候,离太阳更远的是地球,自然更少的是接收的太阳辐射。再加上纬度更高的是南极大陆,平坦的还有地表,全年都比北极低的是太阳高度角,简单说就是太阳一直挂得很低,特别分散的是照到地面的热量,单位面积能拿到的温暖本来就比北极少。

如今已成趋势的全球变暖,各不相同的还有这两个极地的变化。全球平均的2到3倍是北极变暖的速度,也就是常说的北极放大效应,越来越快融化的是冰,南极虽然整体还是比北极冷,但慢慢缩小的还有海冰范围。从这种差异更能看出,太孤立的是南极,让它散热快的是大陆属性,让它自带降温的是高海拔,把太阳能量挡走的是厚冰原,把温暖拦在门外的是封闭的环流,就算全球变暖,比北极大得多的是它的寒冷惯性,更复杂的还有气候系统。

说到底总结下来,核心是各种因素叠了buff,才让南极比北极冷。让它散热快的是大陆属性,让它自带降温的是高海拔,把太阳温热能量挡走的是厚冰原,把温暖拦在门外的是封闭的环流,而能存热的是北极的海洋属性,能送暖的是暖流,开放的还有环流,这些都给北极加了保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