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春,北京永定河畔,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纵身跳入北京永定河中,从此再也没有上来,这个老妇不是别人,正是国民党著名将领黄维的妻子——蔡若曙! 春风和煦的1976年,在北京永定河畔,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轻轻一跃,她的身影消失在波光中,再未浮现。她,蔡若曙,不仅是黄维的妻子,更是一位经历了风雨的女性。 蔡若曙的一生,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她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世家,从小便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六岁时她能背诗,十岁能作文,书法、音律、围棋样样精通。她不仅才华横溢,更是美丽绝伦,十七岁时,她已是杭州城中闻名的美人。 1933年的一个冬夜,蔡家举行了一场宴会。蔡若曙身穿粉红色长裙,出现在宾客面前,立刻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赞叹声此起彼伏,蔡若曙的美貌与才华使她成为众人眼中的杭州第一美人。 然而,蔡若曙的目光并未停留在那些纨绔子弟的身上,而是被一位身着军装的青年吸引。这位军官就是黄维,当时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少将副师长。蔡若曙对他一见钟情,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在父亲蔡仲初的反对声中,蔡若曙坚定地选择了黄维。她用自己的方式,积极表达了对黄维的爱意,最终两人私定终身,共结连理。蔡若曙的选择显示了她对真爱的执着和勇敢。 婚后,蔡若曙和黄维的生活充满了甜蜜与幸福。他们育有一对龙凤胎,家庭生活温馨和谐。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的七七事变爆发,黄维奉命北上抗日前线。 在黄维离开的前一晚,夫妻俩相拥而坐,黄维叮嘱蔡若曙照顾好孩子和老人。蔡若曙泪眼婆娑,坚定地回应着丈夫,期待他平安归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战争的延续,蔡若曙的生活陷入了一种单调而孤独的循环。她承担着照顾两个孩子和家庭的重担,同时心中始终挂念着远在前线的丈夫黄维。每当夜深人静,蔡若曙会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繁星,心中默默祈祷着丈夫的平安。 1945年,随着日本的投降,蔡若曙本以为丈夫终于可以归来,家庭可以重聚。然而,好景不长,国共内战的爆发让她的希望再次破灭。黄维仍然奔赴战场,而她和孩子们只能继续在家中等待。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话,每每让蔡若曙心中泛起一阵苦涩。 “很快就会回来的,爸爸是英雄,英雄总是会平安归来的。”蔡若曙尽力安抚着孩子们,却不敢让他们看见自己眼中的忧虑。 1948年冬天,淮海战役爆发,消息传来,黄维部队被歼灭,他本人在逃亡中被俘。当这个消息传到蔡若曙耳中时,她整个人仿佛被重击,无法站稳。 “不可能,不可能……”她喃喃自语,泪水模糊了视线。 蔡若曙得知黄维被送往北京的功德林进行思想改造后,决定不顾一切北上探望。 1975年,黄维获得了特赦。 “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维,我们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了。”蔡若曙激动地握着黄维的手,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希望。 然而,回到北京家中后,黄维并没有投入到家庭生活中。他一头扎进工作间,沉迷于自己的永动机研究,仿佛想要用工作来逃避现实。 “维,你为何如此沉迷?我们需要你,孩子们需要你。”蔡若曙心怀忧虑,劝说着黄维。 “你不懂!这些研究对我很重要!”黄维的怒火让蔡若曙感到心如刀绞。 1976年春天,蔡若曙独自来到永定河畔,泪眼朦胧中,她回顾了一生的爱与牺牲。最终,她选择了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多舛的一生。当黄维赶到河边时,只见到了蔡若曙最后一刻的背影。 蔡若曙的故事,让人深思。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都在追寻着爱与被爱,但在这追寻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学会理解和包容,珍惜眼前人。世事无常,唯有爱与理解,才能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找到真正的归宿。
1976年春,北京永定河畔,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纵身跳入北京永定河中,从此再也没有
小史论过去
2024-02-06 00:47:17
1
阅读:10719
用户10xxx71
黄维很倔
天上之月
她这是得了忧郁症了吧!
考古
他外甥是双胞胎
用户33xxx06
成功了,就是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洗涮淮战之屈辱
鹿山闲云
可惜了一代佳人
心似明月照大江
研究永动机的是杜聿明吧?
用户13xxx46 回复 02-16 10:15
是黄维
zxd
选用的婚纱照是张灵甫与王玉玲的婚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