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辽宁农妇刘春花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个破木盒子,打开一看,惊讶万分,

小史论过去 2024-02-03 21:46:51

1988年,辽宁农妇刘春花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个破木盒子,打开一看,惊讶万分,自家一贫如洗,怎么会有这东西? 1988年的一个春天,辽宁农妇刘春花在整理已故父亲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木盒子。打开盒子的一瞬间,她的眼前一亮,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气。盒子里躺着一串光彩夺目的宝石项链,珠子是淡雅的浅蓝色,晶莹剔透,中间还镶嵌着粉色的珍珠吊坠,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颗纹理分明的大红宝石。刘春花轻轻摸过那些珠子,感受到凉丝丝的触感,这分明是真宝石的质地,绝非塑料所能比拟。 “这怎么可能呢?”刘春花自言自语,她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她回忆起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那时候生活贫穷,家里的陈设也不过是一张破木床、两把旧椅子和一张烂桌子。她不禁流下了眼泪,父亲的去世让她悲痛不已,现在这个神秘的发现又增添了她的困惑。 几天后,刘春花带着这个木盒子来到了县城。她找到一家珠宝店,希望能得到一些解答。一走进店门,就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店员,他微笑着迎接她。 “小伙子,能帮我看看这串老家传下来的项链值多少钱吗?”刘春花急切地问道。 店员好奇地打开木盒,项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每一颗宝石都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拿起项链仔细观察,脸上露出狐疑的表情。 “大姐,这些是碧玺,中间的大宝石是红宝石。但这款式不像是普通的项链,它可能是某种古老的物件。” 他建议刘春花去文物交易市场或者文物站询问。刘春花考虑了一下,决定去文物站,感觉那里更可靠。 到了文物站,刘春花把情况一说,工作人员立刻被吸引了。他们快速找来了专家,进行了详细的鉴定。专家认为这不是一串普通的项链,而是一串珍贵的清朝朝珠。朝珠是清朝特有的饰物,起源于佛教信仰,每串严格限定108颗珠子,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寓意。刘春花的这串朝珠,碧玺串成,中间悬挂的大红宝石大坠子使用了明黄色绦带,这种颜色的绦带通常只有皇帝和后宫才能使用。 在文物站的专家们围绕着那串古老的朝珠讨论纷纷,刘春花坐在一旁,听着他们的话语,内心波澜起伏。当她提及自己家在喀左县南公营子乡七间房后坟屯时,专家们的眼神立即变得锐利起来。 “后坟屯?”一位专家惊讶地问道,“那不是丹巴多尔济墓葬的所在地吗?” 刘春花眨了眨眼睛,困惑不已。“丹巴多尔济是谁?我从没听过这个名字。” 专家迅速向她解释了丹巴多尔济的身份:一个从蒙古王爷到御前侍卫,再到嘉庆时期的红人的传奇故事。他们推测,这串朝珠很可能是丹巴多尔济墓中的陪葬品之一。 刘春花回想起父亲生前曾经提到过,村里有个古墓,年代久远,身份神秘。1967年,墓葬遭到破坏,村民们纷纷拿走了里面的宝物。 “我父亲...”刘春花的声音微微颤抖,“他也许是那时候拿到这串朝珠的。” 专家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位开口说:“刘女士,这串朝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文物,更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希望您能够将它交给我们,以便于更好地保护和研究。” 刘春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这是属于历史的,应该还给历史。” 在完成了所有交接手续后,刘春花站在文物站的门口,望着手中的收据。她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和满足。虽然这串朝珠不再属于她,但她为能够为保护这份历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感到自豪。 临走时,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笑着对她说:“刘女士,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这个故事,将会成为我们这里的一个传奇。” 刘春花笑了笑,她的心情格外的轻松。“谢谢你们,我也感到很荣幸。”说完,她转身离开了文物站,踏上了回家的路。她知道,这段经历将会成为她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0 阅读:575

评论列表

ZP

ZP

6
2024-02-03 23:09

真不要脸啊

华悦

华悦

5
2024-02-03 23:54

就知道是这么个结果,

用户13xxx81

用户13xxx81

3
2024-02-04 10:49

有病

阿里

阿里

3
2024-02-18 12:35

不要脸的砖家

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

1
2024-02-09 22:27

这就是命啊!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