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6岁的他瞒着家人偷渡到香港。 在1978年的一个春天,26岁的陈灼明踏上了一条未知的旅程,他瞒着家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不安,偷渡到了香港。这个决定将永远改变他的命运。 陈灼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乡村,失去父亲的他与辛劳的母亲相依为命。看着母亲为了家庭操劳的身影,他的心中充满了愧疚。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放弃了学业,走进了镇上的一家餐馆。 在餐馆,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老板,这位老板不仅教会了他烹饪的技艺,还鼓励他去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些话语在陈灼明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到达香港后,陈灼明在深水埗的一家小餐馆找到了工作。他从一个简单的洗碗工开始,凭借勤奋和对美食的热爱,逐步成为了一名厨师。几年后,机会来了——餐馆的老板因年老而退休,将餐馆转让给了他。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合作伙伴的错误决策,陈灼明不得不为了朋友承担责任,他被判处三个月监禁。在狱中,陈灼明深刻反思,决定重整旗鼓,重新开始。 出狱后,陈灼明重新接手餐厅,坚持合法经营。他不仅重拾了事业,还开始关注社区中的贫困和无助。他将餐馆变成了一个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廉价甚至免费餐食的地方。他的善举逐渐影响了整个深水埗区域。 最令人难忘的是那次大火灾。香港的一场大火使得许多卡车司机被困在路上。陈灼明毫不犹豫地准备了大量食物,亲自送到这些司机手中。起初,司机们对他的动机持怀疑态度,但最终被他的真诚所打动。 在香港深水埗的一个狭窄街道上,陈灼明的小餐馆默默无闻地经营着。那次大火灾发生后,他毫不犹豫地制作了大量饭菜,亲自将这些食物送到被困的卡车司机手中。起初,司机们对他的好意持怀疑态度,但陈灼明坚持不懈。最终,他们被这位普通餐馆老板的真诚所打动,感激地接受了食物。这一行为很快在社区中传开,人们开始称他为“明哥”,象征着他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就在这时,著名美食家蔡澜到访了深水埗。当地居民热情地向蔡澜推荐了陈灼明的小餐馆。蔡澜对此表示好奇,便踏入了这家不起眼的小店。“这里的食物真是不错,”蔡澜品尝后赞叹道,“明哥,你的手艺真是了不起。”这时,陈灼明谦虚地回应:“蔡先生,能得到您的认可,我感到非常荣幸。”之后,蔡澜在餐馆的墙上题了字,这对于陈灼明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誉。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灼明的慈善事业越做越大。2013年,一项调查显示,他的名气甚至超过了香港著名的演员刘德华。他的故事成为了正能量的代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益事业中。陈灼明谦逊地说:“名气不是我追求的,我只是希望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到了2022年,陈灼明加入了一个志愿者队伍,与企业高管及政府官员一起派发了600多盒免费饭菜。每份饭菜原价高达32港币,但陈灼明不计成本地付出。在派发饭菜的现场,陈灼明亲自递上饭盒,温和地说:“请享用,这是我们小小的心意。”受助者们感动地回应:“谢谢明哥,你的好心我们永远记得。” 在陈灼明的带领下,他的餐馆不仅仅是一个提供美食的地方,更成为了社区团结与帮扶的象征。他用自己的行动,深刻影响了周围的人,让整个社区充满了爱与希望。陈灼明的故事在香港乃至更广的地区传播,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榜样。 陈灼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真谛。一个普通的打工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成为了香港知名的慈善家。 这就是陈灼明的故事,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坚持和善良,影响并改变周围的世界。他的经历证明了,无论你身处何种境遇,都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1978年,26岁的他瞒着家人偷渡到香港。 在1978年的一个春天,26岁的陈灼
小史论过去
2024-02-16 23:53:14
0
阅读: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