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意外但又不意外的事儿。
意外在于,杰伦因为在扣篮大赛上没有展现出足够精彩的扣篮,而一瞬间成为了被全网嘲讽的小丑,不但被钦定为“关系户”,就连一举一动都被逐帧放大,“不愿意为麦克朗鼓掌”、“全明星赛刷分”、“又当又立的赛后发言”,甚至连塔图姆也受到牵连,“一丘之貉、颜良文丑、难堪大用。”
您瞧瞧,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两人犯了什么滔天大罪,惹得众生皆怒,谁都想站出来踩上两脚,给他们定性为“十恶不赦的反派人物”。
不意外在于,人们崇拜超级英雄,超级英雄又往往需要反派来衬托其光辉形象,而凯尔特人恰巧是大部分人心中完美的“大反派”设定。
人们喜欢超级英雄打败反派的故事,既可以享受执行“正义”的快感,又有强大的同行者为舆论靠山,某些时候,与其说是崇拜超级英雄,不如说是崇拜完美形态下的自己。那么美化“超级英雄”,丑化“反派角色”,就合情合理了。
但可怕的是,很多朋友逃脱不了“群体降智”的魔圈,在“正义大军”的群体中存在感越强,或许智商就下降得越快;越是热衷于爆点事件,越是离独立思考的自己越远。
想起前两天去看电影的时候碰到的一件趣事,散场后和一位大哥一起走进男厕所,正好与一位边走边甩手的兄弟擦肩而过,被甩到水渍的大哥不禁低声骂了一声“傻X,素质真差。”
两分钟后,大哥走出厕所,边走边甩刚冲完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