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读多少次,都会被这个开头所震撼

亦瑶谈文学 2024-03-01 10:58:37
📖书名:局外人 ✍️作者:加缪(柳鸣九 译) “今天,妈妈si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 无论读多少次,我总是会被《局外人》这个开头所震撼,简单的一句话,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情感迟钝的主人公。而就是他情感上的迟钝与淡漠,以及他未曾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竟成了日后他的定罪原因。 他本是老实、善良、诚实、淡然超脱的人,却被当时的法律定性为“罪不可赦”、“丝毫没有一点人性”、“预 谋 杀人”、“zui藐视zui基本社会原则的人”……总之在检察官看来就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 而实际上呢,他是稀里糊涂地卷进了朋友的私人矛盾里,然后又稀里糊涂地无意识地杀 si 了一个人,由此被剥夺了自由,进了监狱。 荒诞的是,在审判过程中,检察官不听他的解释,他的律师也说“别作声,这样对您的案子更有利”。人们将主人公默尔索完全撇开来处理这桩案子。所有一切都是在没有他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 他的命运由别人决定。 因为一些证人提到他没有在母亲葬礼上哭泣,不知道母亲的具体年龄,甚至在母亲去世第二天就去看电影,与女友约会,由此得出默尔索冷漠、残忍的结论,更由此推断出他是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有预谋的杀了人。于是默尔索被判了si刑。 忽然,我想起了主人公在报纸上读到的故事:一个离家25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发了财后带妻儿回乡。他的妈妈与妹妹在村里开了一家旅店。此人为了给他们惊喜,便把妻儿留在另一处,自己住进了母亲的旅店。母亲未认出他,他便开玩笑,特意租了一个房间,亮出了自己的钱财。夜里,母亲与妹妹为谋财杀si了男人。第二天妻子来了,母亲与妹妹无法接受事实,选择自 杀。 这桩事情的走向荒诞却又真实。似乎映照了默尔索的荒诞的结局。因为他性格的与众不同,所以被人认为“毫无人性”、“叛离社会”。不合理的法律制度更是无情地将他推向了深渊。 我实在不敢想象,若是我陷入同样的困境之中,仅仅因为我性格不同于常人,便无人听我解释,又给我扣上一项项莫须有的罪名,那该有多绝望…… 世界之大,总有与周遭不一样的人吧。难道他们就不被允许存在了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