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常见行为真在摧毁孩子的内驱力
映寒看育儿
2024-03-01 12:07:03
孩子的内驱力其实是孩子心中一股很神奇的信念和力量(我行、我能、我可以),有了这种神奇的力量孩子会积极主动的去做某件事情,做了就很开心、很满足。
家长在管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下四种常见行为,正在悄悄毁掉孩子的内驱力。
一、惯用奖励和惩罚
❎考试得了100分给你买个电话手表!
❎不吃完这碗饭就不许看动画片!
奖励其实是一种外部驱动,一开始奏效,但次数多了就会发现孩子的欲望膨胀了学习的初衷变成为了获得奖励。而感受不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当奖励的东西没有达到孩子的预期,孩子不但失望干脆摆烂不做了。
惩罚其实也是一种外部驱动力,孩子原本那种内在的道德束缚,就被外在的动机完全取代。
二、家长管的太多、太宽
❎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睡觉、上什么兴趣班等等。)
❎ 什么事都替孩子做(替孩子收拾书包、盯着孩子写作业、刷牙洗脸都由父母代劳等)
当家长过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日常事物,孩子自主安排的事情就越来越少,孩子一方面依赖父母的同时丧失了独立计划和行动的能力,变得懒散、懈怠!
三、不停的催促孩子
❎你作业写完了吗?
❎作业写完了单词背了吗?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使不上力,只能用这种看似关心的话。其本质就是催促、指责、批评。家长根本见不得孩子闲下来,一旦催的频率太高,太多了,孩子就成了老油条,根本不为所动。自主感全无。
四、家长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
❎妈妈教你多少遍了你还是不会!
❎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到时候怎么办?
如果家长总是吼叫、打骂孩子。把焦虑、不安、恐惧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不安、焦虑、甚至自我怀疑甚至失去了自信心。没有信心的孩子是很难在一件事上投入热爱。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