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越过重重封锁进入陕北苏区进行采访,在此之前他就思考蒋委员长要用25万大洋悬赏的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而在看到毛泽东孤身一人从村庄走出来后,他恍然大悟。 在斯诺来到中国采访之前,其实大多数对于当在中国红军战士的描写,以及对于毛主席的评价,大多数都是来自国民党的不实宣传。 很多人都不曾了解到中国在革命时期的真实情况,所以斯诺也是带着这样的疑惑,选择亲自到陕北根据地了解真实现状。 而在去之前,斯诺对于毛主席是最为好奇的,总是在思考这被蒋介石花25大洋通缉的人,是否真如国民党发布的报纸中所阐述的那样。 带着这样的想法,斯诺去往了到陕北的路途中,期间多次躲过国民党的阻拦跟封锁,顺利的在1936年6月来到了陕北。 而在见到毛主席的第一面时,斯诺便是有些震惊的,从样貌上的对他的评价,便是虽然面部看上去比较消瘦,但从眼神和身材上来看,还是颇有精气神的。 见面之后,他们就开始进行了交谈,在聊天的过程中,斯诺也发现毛主席并未像之前报道中的那样,反而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人。 斯诺观察并采访红军的四个月期间,屡屡观察到毛主席并未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对待,反而与正常战士一样生活。 跟其夫人一同住在窑洞中,里面也只是一些简陋的摆设,并未因为他的身份而出现很多昂贵的东西,反倒都是一些在正常不过的。 吃的饭菜也跟正常的战士没什么两样,什么时候里面有点肉了,都已经算是很好了,毕竟那段时期正处于困难时期。 而且即便是在蒋介石那方发布着高额的悬赏,他也没有展现出任何的紧张,经常自己随意的就跟路人走在一起,甚至还与对方亲切的进行着交谈。 在交流的过程中,也都是微笑待人,从没摆出过任何的架子,如同正常生活的老百姓一般,真正的走入民众的生活中去。 同时在斯诺跟毛主席相处的这么长时间以来,也同时看出了他积极热爱历史文学以及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这一类的书籍极为的感兴趣。 一些经典的历史名作基本上他也都曾读过,在了解故事的同时,甚至还会将急史结合起来进行探索。 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几本非常珍贵的哲学书,推迟原本商议好与斯诺的采访时间,而且不仅是在知识体系上,甚至在西方文学以及政治上也颇有了解。 也正因如此斯诺跟毛主席之间的交谈十分的融洽,甚至有时候还会彻夜畅谈,而毛主席有时候为了佩配合斯诺的采访计划,甚至还会为了他推掉一些会议。 基本上斯诺在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跟毛主席会面,有时就是一些简单的交谈,有时便是更深层次的见解。 但其实在斯诺初来苏区进行采访的时候,第一个跟他友好问候便是周恩来,当时甚至还是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 甚至十分信任斯诺这位美国记者一定是会如实报道的,因为在此之前他已经了解了斯诺是一位非常可靠的记者朋友。 同时还不忘打消他的顾虑,表示他们是非常欢迎记者到地进行报道的,甚至还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只有国民党才会阻止前去查看。 而这也让斯诺在四个月的采访行程中,几乎了解了当地的不少红军,真切感受到了红军的真实生活,以及在思想上的统一期望,从这之中也看出来了红军长征的那股毅力不倒的精神。 之后斯诺也将自己所采访到的所有真实情况,全部整装在册,并与1939年在此来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将自己的全部访谈以此爆出,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等巨作,详细的介绍了中国革命的征途,以及毛主席这位伟大的领袖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越过重重封锁进入陕北苏区进行采访,在此之前他就思考蒋委员
笑笑看社会
2024-04-04 11:13:36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