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本是公有的,而国企未必是公平的?》一,为什么资本是天然公有资本是生产资

芸芸聊健康 2024-04-13 10:41:29

《为什么资本是公有的,而国企未必是公平的?》

一,为什么资本是天然公有

资本是生产资料,是寻求增殖的生产要素;它虽然可能被特定人管理,但是面向生产,面向公共空间的。

依附于资本的资本家,依靠对资本的控制权来获取供自己消费的个人财富。这就是私有化公共财富来供个人消费。

请注意,是依靠对资本的控制权,而不是所有权。比如,马云拥有阿里巴巴的资本所有权吗?没有,他只拥有很小的一部分。但马云仍实际控制阿里巴巴。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在控制。

还需注意的是,资本家从资本中汲取的那部分,其实已经不见得是资本。因为资本是投入再生产寻求增殖的生产要素。如果供他个人消费了,那这部分就不再是资本。

综上所述,资本的控制权无论归谁,资本本身永远是公有的,而不是私有的。控制资本的人,只是为公众在管理资本。

公众把资本托付给资本家管理而已,资本家不过是资本的管家而已。

这个世界之所以不公平,并不在于资本归谁控制。而是控制资本的人过度榨取个人利益,导致其获得不公平的财富和利益。

二,国企就一定公平吗?

国企从所有制关系上,为国家所有。但实际控制者却只可能是很少数的人。

如果,控制国企的人,从中榨取了不公平的供个人消费的财富。那他跟私企有什么区别?

比如,

一个100亿资本的国企,员工平均获得收入是每年10万;但最高管理层却是每年1000万收入;

一个100亿资本的私企,员工平均获得收入是每年30万;而最高管理层是每年有300万收入。

请问,哪个公平?

无论是国企资本,还是私企资本,资本本身都是公有化的。

区别在于,国企资本的控制权是归国家,托付给管理层管理。而私企资本的控制权直接归管理层管理。

但就化公为私来榨取个人利益来说,国企资本得到的监管多一些;而私企几乎可以说肆无忌惮。

当然,私企控制者太过分则会被市场淘汰,私企控制者也要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三,为什么市场竞争时,国企似乎往往是弱势的?

任何企业管理,必须要有效率。有投票权的人越多,沟通成本越高,决策效率就必然下降。

人多固然有信息收集更多,有决策考虑更全面的好处。但决策很多时候就是要在不完备信息下做出前瞻性的判断。

国企就是管理企业的人太多,太多人可以对国企指手画脚,导致决策缺乏效率。这对市场竞争不利。

国企还存在一个问题,即不容易破产被淘汰。

私企管理可能很有效率。但也可能是高效率的选择错误。而选择错误则被市场淘汰而已。

国企管理可能也很有效率,但也可能选择错误。但选择错误却不容易被市场淘汰。因为一旦淘汰,就很容易被指责国有资产流失。

国企也不能轻易裁员,不能轻易转向。比如,生产汽油车的国企,会全力转向电动汽车吗?如果转向,那些老员工,老技术工人,老工程师要如何对待呢?

因为风险,国有资本投资往往不敢选择高风险。面向创新,面向高风险的前瞻性科技投资,国有资本需要向公众解释这样的投资合理性。但10个投资,失败9个,甚至是9.5个,这样的国有资本投资是没法向公众解释的。

国企存在沟通困难,国企存在管理多头,国企存在天然保守拒绝风险……

当然,国企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给社会一个稳定器,给劳动者相对安全的避风港,引导市场善待劳动者等等。

一点浅见,请、、、批评指正

0 阅读:54
芸芸聊健康

芸芸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