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记忆】爷爷的一生短暂而悲惨,以至于留在我们后人记忆里的片段屈指可数。 爷爷

白莲聊文化 2024-06-21 12:13:41

【亲人记忆】爷爷的一生短暂而悲惨,以至于留在我们后人记忆里的片段屈指可数。 爷爷身材魁梧,头发花白,胡须不多,脸庞白净,时常拄着一根拐杖,坐在自己独居的小屋外。 自我有记忆起,爷爷已经因为熬夜为全家人磨面筛面而变成了盲人。据说,过去我们礼泉老家磨面的技术十分落后,要用年资将小麦压成面粉,再用筛子一遍一遍将碾碎的面粉筛出来。劳累了一整天的爷爷为了一家人能够吃上面粉而彻夜劳累最终失去光明的。 在那个经济和科技都十分落后的时代,我无法想象爷爷的身心曾经遭受了多么巨大打击和痛苦。一天一天,度日如年,直到永远离开我们的那一天。 很惭愧的是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小孩,对于爷爷的葬礼我的脑海里现在没有一点残存的碎片。 只是清晰的记得爷爷的坟前曾是一大块芦苇壕,坟头有一束迎春花,每到春天迎风盛开,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爷爷的过去。后来有一年,因为下大雨,爷爷的坟茔被大水冲灌,父辈们进行了加固修复。再后来,因为村里开垦沟地,爷爷的坟茔搬迁到了自己田地的一端。 听长辈们说,爷爷在失明的那段日子里,经常会脾气暴躁,见人就骂,甚至抡起拐杖。但是一遇到我,便会迅速恢复平静,他总是对我疼爱有加。还记得他抚摸我的头我的脸颊,对我说这问那,他会把自己珍藏的仅有的糖果点心之类的好东西拿出来委我吃,当我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他会高兴而深情地拥我入怀,享受这晚年仅有的幸福。 爷爷虽然变成了盲人,但却十分勤快,他总是很早就起床,为家里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活。有时整理床铺、有时编段草绳、有时整理农具。 我十分清晰的记得,我们盖了新屋之后,1985年秋天,家里的玉米丰收了,堆满了整个院子。爷爷便独自一人拿根树枝从坑坑洼洼600米之外的老家找到新家,为我们剥玉米的场景,他手脚麻利、干活认真、操作娴熟,且很少休息。即使什么也看不到,但一切好像又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就这样,一个一个,不一会儿就剥了一大堆玉米,然后又凭借对庄家熟悉的感觉将诸多的玉米拧成了一条又一条的玉米辫子,以便将来围着院子里的大树旋起来,长期晾晒。直到彻底晒干再剥成颗粒进行变卖。 后来,我工作所在的县城,开展省级文明城市乃至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其中的考核测评体系里都提出了城市道路建设要有盲道、并且要确保盲道畅通的基本要求,刚一开始,许多干部不理解,建设那么多的盲道有什么作用,不是白白浪费财政资金吗?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位盲人用竹竿沿着盲道前行,我才明白了建设盲道的真正意义。对于普通人而言,一辈子也感觉不到盲道的任何作用,但对于那些用竹竿摸路走路的人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 永远缅怀爷爷,尽管他很平凡,对我来说却很高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