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路的反转再反转够写篇历史小论文了!

老上海会 2024-08-04 20:57:29
在上海南京路附近有一条由东向西的小路,叫牛庄路,它东起福建路西至六合路。 非常奇怪,牛庄这地方在现在的中国并不出名,但是这条路其实在 1860 年代就有了,当时英国人筑了这条路后就命名其为牛庄路 再查查牛庄在哪里呢?原来在中国东北辽宁的一个地方, 原来1860 年是上海开埠没多久,当时马路也并不多,英国人为了纪念《天津条约》的签订,其中规定了牛庄为通商口岸,所以把牛庄推向了世界历史的舞台。 但实际上,英国人要求通商的那个口岸是营口(靠海),牛庄(是营口东北方向的一块地方,并不靠海)。 所以英国人说的牛庄其实是营口,营口是牛庄。英国人并不要那个真正的牛庄。 历史到了这里有个迷题,现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天津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发现乌龙,然后指鹿为马说我们要求的牛庄就是营口,反正不管了以后我们就把营口叫做牛庄了! 于是现在在营口你会发现很多叫牛庄抬头的英国人建筑和机构。 这种说法会有一些历史爱好者给你普及,但没想到还有反转 而另外一种说法是,英国人没有乌龙,当时要的就是营口,只不过营口在历史上也和牛庄的名字被窜用 (在乾隆和雍正年间,营口当时叫没沟口,属于牛庄辖区,所以也被叫做牛庄口岸) 第一种说法算是通俗演义,符合大众认知,写错了还能改,突出了英国人的蛮横无理和清政府的无能。 第二种说法其实比较严肃,因为当时做这件事英国人密迪乐本身是中国通,不太会大乌龙,并且天津条约比较严肃,不是说改就改,就算要改肯定还有很多其他来往书信和记录论证这件事情,但是都没有,很可能原来营口就是牛庄的意思。 真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牛庄路,也能牵涉到一个历史的小课题。

0 阅读:1
老上海会

老上海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