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代,中国的人口大约翻了一番,从1700年的一亿五千万左右增加到了1794年的三亿一千三百万左右。这一增长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开发出新的土地使得人们能生存下去,比如西部大量山区。 二是从海外引进的诸如玉米和甜薯一类的作物,使得相对的贫瘠土地也能为移居那里的人提供生计。 三是惊人的生育传统。即便因为重男轻女,大量女婴被溺杀,但由于人们成婚的年龄极早,有点地方甚至达到了男子“三十即可为祖”的程度,所以人口得以快速增长。
乾隆时代,中国的人口大约翻了一番,从1700年的一亿五千万左右增加到了1794年
周周史海泛舟
2024-08-13 07:56:46
0
阅读:1138
战芈
请问30为祖 这是真的吗?
用户20xxx65 回复 08-16 14:45
现在也有,我认识一个,28岁就当爷爷了
曾经麦迪 回复 08-14 05:56
学习不精啊,15生子不就够了,非得10岁啊
江渐月
也与清朝废除“人头税”有关。
用户17xxx65
全球人口都在涨,土豆又不是专供大清吃的,外国人不许吃。
嘻嘻哈哈 回复 08-15 01:18
大清乾隆时期,中国有3亿,全球人口总量也才9亿!按人口比例,当时的大清占比现在还多,古代普遍生产力低下,能养活这么多人口已经是奇迹了!至于有个二货下了本《饥饿的盛世》,真是滑稽可笑,试问当时那个国家的普通百姓不饿肚子?底层人能混个半饱就不错了!
要现实点
美洲作物到了清末的占比都不超过10%
胡子vape
原来不是人少.是很多人口没有报.藏匿了.如果没有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变人头税为资源税.乾隆时期不可能有这么快的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