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家里饭菜都做好了,这时孩子提出,想吃别的,该不该满足孩子?”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得更详细一些。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而是要尽量完整地去看待,事件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一些因素。
如果仅仅用是与否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很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极端。
第一种:否定的答案——不满足孩子。
经常这么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孩子可能会感受到匮乏、无力、程序化、不会变通、阉割自己的需求……
那么,是不是就应该选择第二种:肯定的答案——满足孩子?
在家做饭的那位家长应该知道,如果类似情况经常发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首先是心理上的不确定感,自己认真准备了饭菜,但孩子可能是不吃的。其次是事实上的麻烦,那这些饭菜怎么处理?浪费带给自己的感受也不太好。此外,这样的孩子可能会不太在意他人的感受,也不太配合既定的进程。
这么看来,似乎选是选否都不对?
在我们家,楷楷临到吃饭前才改变主意,要吃其它食物的次数,是非常少的。一般来说,家里准备好饭菜后,楷楷都会吃。除非他突然特别馋某种食物,才会选择不吃饭。
从我老公这个做饭的人的角度来说,他不在意楷楷是否改变主意,楷楷吃不吃这顿饭都行。那些楷楷剩下的饭菜,老公会毫不犹豫地倒掉,既不担心浪费食物,也不在意他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是因为老公从小到大在食物方面,就是被婆婆这样对待的,他可以随时不要婆婆已经准备好的食物,并且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婆婆会帮他承担,婆婆吃掉它们。
不仅如此,婆婆还会主动制造大量的浪费,例如老公想吃面,婆婆就会煮三个人到四个人的份量,等老公吃不完后,婆婆再痛苦地吃掉一半,又更痛苦地倒掉一半。老公做饭时,也喜欢超量准备食物,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每天倒掉的食物,远远超过我们吃掉的食物。
我不做饭,但我看不惯这些事,甚至对此感到非常痛苦。我不理解,为什么老公不能按合适的量来做饭?为什么楷楷想吃什么不能提前说,非要吃饭时说?
他俩都觉得这样挺好的,痛苦的人是我[笑cry]我受不了他们这样浪费食物。
经过长时间艰难的磨合,老公终于开始只准备适量的食物了,他也会告诉楷楷,如果想吃什么,提前告诉爸爸,我会给你做好。对楷楷来说,如果他提前告诉爸爸自己的需求,就能更容易地达成愿望,那么他也挺愿意配合,早点跟爸爸说自己的需求。偶尔他临时起意,我们也照样满足,但会把多余的饭菜留到明天继续吃。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并非是和否的问题,而是配合协作中,如何尽量让每个人都满意的问题。
孩子想吃什么,可以尽量提前告诉做饭的人。做饭的人需要时间来准备饭菜,这个事实可以直接告诉孩子。如果做饭的人不将这些事实清晰地向孩子阐明,孩子可能确实想不到这些事,那么当孩子临时提需求时,很容易会被家长认为是“无理取闹”:“饭都做好了,你现在才说不吃?”
偶尔孩子临时起意,想吃别的,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和意愿即可,愿意满足就满足,做不到就照实说,然后告诉孩子,在什么条件下,你更容易做到。
如此一来,父母和孩子就不再站在对立面,而是朝着大家共同的需求一起前行。让家里既可以灵活变通,又充满协作和理解,那么不管孩子的愿望达成没有,我相信,TA都会感受到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