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都不敢死了!”江苏一男子的父亲去世后,男子前往医院开具死亡证明,被告知想开死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4-09-05 13:26:25

“死都不敢死了!”江苏一男子的父亲去世后,男子前往医院开具死亡证明,被告知想开死亡证明要先去买墓地,由于没有死亡证明就无法火化,为了父亲入土为安只能缴纳3800元购买墓地,男子想要发票却只有一张手写收据,男子在网络上实名举报“捆绑销售”,官方给出的回应亮了!   信源:新甘肃2024-09-04——先买墓地才能开死亡证明?当地最新回应   江苏连云港灌云县一个普通的清晨小王站在父亲的病床前,看着老人最后一次缓缓的闭上眼睛,悲伤如潮水般涌来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但他知道做为长子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让小王没有想到的是,他不光要面对父亲离世的悲痛,还将迎来一场荒唐的闹剧,第二天一早小王拖着疲惫悲伤的身体,按照规定来到医院开具死亡证明。   本以为开具死亡证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他如遭雷击,“想开死亡证明?可以,先去买块墓地吧。”这也让小王充满了疑惑,买墓地和开死亡证明之间有什么关系么?   工作人员的解释是为了防止有人将遗体火化后乱买乱葬导致破坏环境,虽然听着有有些许荒唐,但没有死亡证明就不能火化遗体,小王只能选择接受。   当小王到了镇民政办时遇到了自称是墓地管理人员的老高,同时也兼职殡葬车司机,老高开口就向小王要价3800元的墓地费用,3800元对小王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为了让父亲能够入土为安,也不得不掏这个钱。   可付完钱后老高只是给了他一张手写的收据,上面除了金额就只写了“镇殡葬管理办公室”等字样,小王向索要一张正规发票却被老高拒绝并告诉他,“大家都是这么办的!”   虽然顺利的拿到死亡证明让父亲得以入土为安,但小王的心中却充满着不解与不快,整件事情的过程在他看来没有一处是合理合规的,细想之下更是暗暗心惊,这中间会不会有自己看不到的利益勾结?   小王经过多方打听后发现不少人都有类似这种情况的遭遇,可大多都选择了沉默,毕竟“死者为大”大家都没有精力去节外生枝,可小王并不准备就此罢休,再将父亲的后事处理好后,他将整件事的经过上传到了网络上,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网友们表示同情和支持,同时纷纷发声不开证明不火化,这不就是逼着买墓地么?墓地和死亡证明分明是两件独立的事,这是不是乱权现象?还有网友还调侃道:“还好还好,3800元还是死得起的!”   面对舆论的压力当地有关部门也尽快调查处理,其中有工作人员回应网友反映的问题确实属实,还表示在办理居民死亡证明手续前违规收取墓地安葬费用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受到处理。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起事件涉及多项违规行为,火化遗体必须凭死亡证明而不是相反,强制购买墓地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在殡葬服务领域法律法规的执行还存在很大改进空间。   这也和我国殡葬改革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推行火葬到90年代更是全面推广,这一政策在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殡葬设施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土地资源限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殡葬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事件并非个案,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曾发生过强制购买墓地、乱收费等问题,曾经就爆出过殡仪馆强制购买高价骨灰盒的丑闻。   这些事件的处理结果各不相同,有的得到了妥善解决,有的则不了了之,这种差异化的处理方式反映出我国殡葬服务管理的不均衡性。   面对这些问题有人认为,殡葬服务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加选择多样性。过度市场化可能导致价格失控加重百姓负担。   在现如今殡葬服务也在悄然发生变革,网上祭祀、虚拟墓地等新兴形式正在兴起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纪念方式。   同时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引入,也大大提高了殡葬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这些创新做法为解决传统殡葬服务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不禁深思,逝者的尊严在哪里?生者的权益又如何保障?殡葬服务不仅关乎每个人的最后一程,更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规范殡葬服务尊重逝者及其家属权益,不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道德的呼唤。   让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能得到有尊严的告别,每个家庭都能获得公平合理的殡葬服务,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更是对生者的关怀,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0 阅读:1
初六睡不醒社会

初六睡不醒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