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展日志❺伊秉绶精彩落款带来的启发
林凡三尼写字人
2024-09-11 13:10:47
这次写伊秉绶,从选帖、试写、摹帖,到整体分析、逐行逐字拆解、二轮试写、换笔换纸,到分析落款盖印、琢磨落款内容、集字、试写落款、红笔改,确定用纸、几十轮试写,对比挑选,学习装裱,琢磨装裱形式如何与作品气质相符,等等等等。若要记录两万字都能写出来,时隔一个月再回顾,觉得特别值得记录的是落款。一是这个部分涉及到创作,二是投入的精力和结果的呈现差距过大,难过自己这关。
.
❶ 边晒背边琢磨落款内容
正文六字正气严肃有规劝之意,于是想在落款中往回拉一点,向自在轻松的氛围靠一靠。前些日子拍一方细朱文“山间明月”印未能如愿,于是借用苏轼《赤壁怀古》中“山间明月,江上清风”句,加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写成“心有山间明月,静待江上清风”。前半句作为“志于道”时的心境,后半句提醒自己学会等待,不去想“时乃功”的结果。其实用“静观”与“不待”更合心境,但与正文不太呼应。
.
❷ 游泳馆看台上的集字
想好落款内容,发现App里无法集出行草书的伊秉绶。于是送菜放盐去游泳时,连续几次在看台上把能找到的隶书集、楹联、竖轴、横幅、临摹、扇面全部翻了一遍,真是乐趣无穷。23个字的落款,找到一个心里便欢呼一下,过半时开心的想要放礼花!到家后拿着100多个字拼到半夜。拼出来一看,哪哪都牵强,形不好看,气也不顺,一整夜翻来覆去脑子里转的都是这个事儿。
.
❸ 隔日大清早的尝试
认真看伊秉绶的这幅落款,不纠结是精雕细琢还是出手成章,越看越能看出东西来,叹服。之前每次看到他的落款都暗想比起正文隶书的美,那些字还真是奇怪,这回琢磨出其中奥义。回到自己的落款,问题一串串往外冒。内容不同,每个字安排自然不同。原帖左右联落款各四行,想落的内容撑不出这么多行来,于是再翻一遍其作品,找逻辑和共性,遂定为三行。接着每字每行的安排也颇为烧脑,比如相邻的“明、月、有、静” 四字,连续出现的“月”字如何抑扬顿挫呢。
.
❹ 狠狠认了
琢磨落款时的无力感历历在目,各种尝试之后,决定还是要写出来。写完再看原作,特别是被自己各种分析后的原作,心里空落落,但同时又坦然接受目前所在,因为已然做到了自己的zui好。
.
❺ 接下来要走的路
一是火速入手两支斗笔,经过理性脑计算,正文其中两笔写出来近5cm粗,目前手上的笔即便铺豪压到尽也写不出;二是没事就琢磨落款去。真的很不满意,也真的相信自己能进步,加油凡凡!
.
0
阅读:0
mom1988
好看,突然觉得伊秉绶不一定非要追求大幅尺寸,突然解脱了,谢谢凡
溪见
凡凡熬夜发文啦,注意休息哦,图文都很美
一颗肉圆
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