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明长城第143天:永昌金川西村寻长城,开心的一天】 为什么会开心?因为从

官姥爷过周一 2024-09-12 18:07:22

【自驾明长城第143天:永昌金川西村寻长城,开心的一天】 为什么会开心?因为从永昌去金川西村导航清晰,路况也不错,只有一小段修路。不仅看到了明长城,还看到了墙体完整的汉长城,二千年长城与五百年长城在这里交相辉映,岂有不高兴之理。 永昌县境内的长城,汉代始建,明代补修,东与民勤县大口子以南长城相接,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长城相连,全长约120公里。1981年,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198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永昌汉、明长城大致可分为三段:东段:总长约40公里,东起于永昌县与民勤县交界处,西止于河西堡镇青山堡村。因地处戈壁荒漠,长期风化剥蚀,大部分城垣呈2米高的沙土脊梁。但峰墩基本完好,均为约20米见方的墩堡,外筑长约30米的围墙。中段:总长约20公里,东起于城关镇金川西村,西止于红山窑乡毛卜喇村月牙湖自然村。因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地带,风沙侵蚀较轻,保存完好。特别是金川西至毛卜喇约7公里城段,烽燧突起,筑内外双城,原貌尚存,气势磅礴,甚为壮观,是极好的旅游观光地段。西段:总长20多公里,东起于王信堡村羊庄子自然村,西止于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处的绣花庙。因地处大黄山北麓,自然风化严重,城垣残缺不全。我这次走的是中段,与我之前几天探寻长城,是天而降的惊喜。 金川西村至红山窑乡月牙湖自然村10公里,现残存汉代烽燧8个、城障4个、汉代壕沟数千米。在前往永昌御山圣容景区的路上,就可以看到保存较好的汉长城。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一些地段夯筑了塞墙,在一些地段则开挖了壕沟,一些地段是纯粹的自然屏障,而一些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栏栅式的防御工事。汉代边塞预警制度非常严密、健全,一旦发现敌情就依靠烽火报警,每昼夜能行进650至670公里,快于后世各朝。 明代,甘肃处于边陲,北连蒙古瓦刺部,南邻藏族各部落,西接西域各国,既是军事要冲,又是东西交通孔道,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明王朝为了保持边陲安宁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从明洪武年到万历年的二百多年间,先后修筑和改建长城十八次。境内现存明长城约70公里,东起于永昌县与民勤县交界的大口子,西止于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部分地段的明长城是在汉代长城的基础上补修而成。现残存明代烽燧6个,城障3个。红山窑毛卜喇村一带的城垣尤为完好,烽燧突起,气势磅礴。中央电视台文化观光专题栏目《远方的家——长城内外》和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摄制组都曾专程来这里拍摄过长城与烽燧。这次非常遗憾的是,因为修路十一前封闭,没能亲眼所见。不过能看到水库西村这一带的长城我已十分知足了,为能看到的就留给下次吧。#秋日生活打卡季##花甲之年一人一车自驾长城##甘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头条旅游@董耀会

0 阅读:0
官姥爷过周一

官姥爷过周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