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翻了翻老二的语文课本,主要内容和老大14年前的课本差不多,槽点还是那几个。教材编写组真没有脑科学认知专家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吗?
一、大部分课文对于6岁的孩子极度没有营养,远远滞后于他们的认知水平。
就比如这一篇比尾巴,2岁的孩子才会对猴子的尾巴长还是兔子的尾巴长感兴趣。我家老二连人类的尾巴为何进化没了她都知道了[允悲]
你说选这些课文是为了认字吧,长短这些词,就写不出和6岁孩子认知相匹配、孩子也有兴趣的文章吗?
肯定不是,市面上大把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几乎没有实用性。
文章形式基本以儿歌类、散文类为主,可是实际生活中6岁孩子使用的最多的是叙事、问答类。难怪很多孩子五六年级了还不能清晰叙事,既不会反驳、也不会说服、协商。
认字是为了更好的阅读,阅读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
开始认字的孩子,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她自己会主动问我这个字怎么读。比如坐地铁时会主动问站名,走在路上会主动问商铺的招牌,买东西时会主动问商品的名称。
上周我们读完了这套《无敌侦探普雷舍丝》,四本大约13万字。听到斑马项链,她会停下来问我这个字是项链吗?原本以为没认识多少字的老二,才几天居然也可以自己朗读几段了。
所以认字阅读不能靠教材和学校课堂,还得家长自己来[允悲]
我是谁
打广告卖书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