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教阅读?

我杂食主义 2024-09-23 12:52:43
✅不知大家在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这么一种情况:因为对文章激调把握不准,做题时出现全盘皆输的情况。 ✅和原文的总体思路和作者态度理解完全相反,或者把次要细节当成文章重心很容易出现上述这种现象。 ✅以一篇考研阅读为例,说明怎么把握文章的激调和核心思想。 ✅图中文章是一篇现象说明类文章。 1️⃣第一段讲了一个故事,结尾并没有给结论。 2️⃣第二段前半部分继续第1个故事,且紧接着来了第二个故事。结尾处对两个故事进行了一般性说明:cautious of letting vague pronouncements cloud their reputations 实际上,这个说明仍旧非常抽象。 3️⃣紧接着第3段的一开头,作者就把第2段的结尾处说得比较抽象的点明确了一下:be more willing to make the jump without net,也是这篇文章的话题:make the jump without net(裸辞) 4️⃣第4段针对第3段提炼出的现象展开说明。用了一个词unconventional, 解释时,并没有采取正面解释,而是反向对比过去的情况。说明过去高管不愿离职,得靠“挖”(poach) 5️⃣第5段的一开头对这种现象做了评价:裸辞并不能保证找到更好的工作,接着给了两个例子说明。 6️⃣段6作为结尾段,最能体现全文的激调。我们看开头一句,说the old disgrace is fading,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高管裸辞这种在过去看来不光彩的观念正在淡化。言外之意就是裸辞很正常。而之后的展开说明也用了反向观点,说,被伤得最深的反而是在一个位子上待得最久的。 ✅这篇阅读最容易被带偏的点在第5段,讲裸辞弊端的。如果我们基于自己 的偏见做题,再用这样的次要信息佐证,很容易做错题。 ✅我们应该看到全文的总体走向,比如大量的篇幅都是肯定的,红圈里标的一些词就是暗示,比如,depart, reputation, look for a better one, aspiration, aspiring等,都是细节处的暗示。 更多内容,👸🏻 杂食主义的意志世界

0 阅读:0
我杂食主义

我杂食主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