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新疆寻秋记,我的阿勒泰禾木村。 阿勒泰有三大蒙古族图瓦人部落,喀纳斯、禾木、白哈巴村,尖尖的木楞房就是他们生活的标志,也是阿勒泰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当秋天来临,白桦树叶被染成了金色,这里变成了童话世界。 目前中国仅有的 2000多名图瓦人,几乎是世代都居住在阿尔泰山的深处,他们在远离文明世界的环境下,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盖建了冬暖夏凉、具有欧洲风格的木屋。 到过图瓦人生活地方的人,一眼看到的是具有欧洲风格的小木屋,这些尖顶、方基的木质房屋,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木屋全部由产自本地的原木结构搭建而成,只需要一把斧头和一把锯子,不用一根钉子和一滴胶合材料,原木也只是剥去树皮,不作任何修饰。“木刻楞”房屋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房顶呈尖三角形主要用于滑落冬天的积雪。由于屋顶陂度大,大雪不易积存,积雪到一定的厚度和重量时,就会自动从屋顶上滑落下来。同时,积雪底部的融雪又可以顺着尖顶伸出的沟槽流下,就是夏天的暴雨时节,雨雪水也不容易渗进居住的房屋里。图瓦人的木头房子圆木之间全部通过榫眼、沟槽环环相扣,看他们盖建如同看儿童搭建积木。对于木头槽缝之间的有些中空,他们铺上干燥的苔藓,算是建筑用的另类水泥,苔藓密封了缝隙,兼顾了稳固性和保暖性。 禾木村所在位置的海拔在1300米左右,加之处于高纬度地区,一年中大半时间都是严寒季节。当地人戏称:一年7个月寒冬,等于一年过了两个冬天。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木刻楞”房屋既保暖又防潮,冬暖夏凉最适合当地的气候。“木刻楞”房体四周则用被斧头砍成单扁的圆木压榫堆成,更加重要的功能是防震、防倒塌,但防火的性能极差。当阿尔泰山区发生7级地震时,一些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出现倒塌裂缝,而这些木制的房屋却纹丝不动、完好无损。 我们到禾木的途中还是阳光明媚,第二天早起则是阴云密布,没光了!原来想早点进村的想法瞬间就没了,等吃完饭都已经上午10点多了。散射光下的禾木村虽然少了光影,但是这的秋色依然耀眼。#花甲之年一人一车自驾长城##我的阿勒泰#@头条旅游
#秋日生活打卡季#新疆寻秋记,我的阿勒泰禾木村。 阿勒泰有三大蒙古族图瓦人部
官姥爷过周一
2024-09-29 19:42: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