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是最底层的人来承担!甘肃163名矿工,整整3000万元的工钱,被拖欠长达6

蓝贵的过去 2024-10-06 11:32:29

永远都是最底层的人来承担!甘肃163名矿工,整整3000万元的工钱,被拖欠长达6年之久杳无音讯,最终还被判定为自动放弃! 阳光透过铁灰色的天空,洒在甘肃天水这片静谧的土地上。红石矿业,原本是这片山谷的经济支柱,支撑着163个家庭的生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原本充满生机的矿区如今已然变得荒芜寂静,伴随的是矿工们内心的焦灼和无奈。 他们不仅在地下拼命挖掘着沉重的矿石,更是在地面上不断地寻找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份薪水。长达六年的时间,3000万元的工钱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梦。 而他们的命运,似乎从未有人真正关心。 故事始于2017年,那一年,矿区正处于繁荣阶段,矿工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地下工作。 每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尽管矿井的黑暗、空气的稀薄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塌方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他们依然选择坚守。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家老小的生计来源。 王金平,是163名矿工之一,他的家庭依靠这份工资来养活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每天清晨,王金平总是第一个踏入矿井的入口。 他的双手因为长年累月的工作已经满是厚厚的老茧,但他从未抱怨,始终相信矿主红石矿业会信守承诺,按时发放他们应得的工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信念开始动摇。 2017年下半年,矿工们发现工资的发放开始出现延迟。矿主的解释千篇一律,“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再等等。” 起初,大家还抱有希望,觉得情况会很快好转。事情并没有如他们所愿。 到了2018年,工资的拖欠越来越严重,矿工们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王金平记得有一次妻子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没钱支付医药费,只能借钱度日。 矿工们在井下的辛苦工作换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经济上的压榨和精神上的绝望。 “我们是下苦力的,不怕辛苦,但不发工资,这日子怎么过!”王金平和工友们多次尝试和公司沟通,得到的回应依然是敷衍。矿工们开始意识到,他们或许正在被抛弃。 到了2019年,红石矿业的资金链问题愈发严重,工人们的工资被拖欠的数额已达数百万,但矿主依旧以“公司融资困难”为由搪塞着。 王金平和他的工友们数次集体去找矿主讨要说法,每次的对话都让人心寒。 “等再给我们三个月时间,钱一定到账。”矿主的话听起来铿锵有力,三个月过去了,工人们的工资依然没有着落,矿主也越来越少露面。 矿区管理层通过各种方式推诿责任,甚至有时彻底消失,电话也无人接听。矿工们的愤怒与失望像是矿井中堆积的压力,随时可能爆发。 2020年,疫情肆虐,矿区的生产停滞不前,工资的发放更是遥遥无期。工友们每次聚在一起讨论时,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无奈。“不发钱,怎么养家?!” 矿工们的声音响彻矿区上空,但无人回应。矿区的寂静与矿工们的呐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时间来到了2022年,矿工们的讨薪之路已经持续了五年。他们数次前往地方政府求助,希望借助法律途径追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 麦积区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要求矿工们提供考勤表等材料,来核实工资拖欠的情况。矿主红石矿业拒绝盖章确认,导致矿工们无法提交完整的材料。 “材料没盖章,我们怎么上交?”王金平无奈地说。尽管他们努力搜集证据,但迟迟无法得到矿主的配合。这种无奈让矿工们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等待,还是通过法律诉讼? 然而,2023年9月,麦积区政府做出了一个让矿工们心寒的决定:由于矿工们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所需材料,这些工人将被视为“自动放弃”追讨工资的权利。 对王金平和他的工友们来说,这无疑是最后一击。“什么叫自动放弃?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只是公司一直不盖章啊!”王金平愤怒地表示。 2024年,矿工们的故事终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新闻媒体的介入使得此事迅速发酵。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人们纷纷表示对矿工们的同情与支持,同时对红石矿业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地方政府也在舆论的压力下,开始重新审视此事。 7月,当地政府表示将继续调解此事,并希望通过法律程序,帮助矿工们追回被拖欠的工资。然而,对于王金平等矿工来说,六年的时间已经耗尽了他们的精力和希望。 “我们不要空话,我们只要我们的工资。”王金平如是说。 这个故事,反映的不仅仅是163名矿工的工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对底层劳动者权益的忽视和企业责任的缺失。 矿工们的辛苦工作换来的本该是应有的工资和体面的生活,但他们却一次次被欺骗、被忽视,甚至被迫放弃维权。这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剥削,更是对社会正义的践踏。

0 阅读:0
蓝贵的过去

蓝贵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