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1991年,索马里突发危机,一群武装分子闯入中国援助医疗队的驻地,形势危急。医疗队员们措手不及,枪口对准了他们的脑袋,眼看就要血流成河,他们却束手无策。援助不知何时才能到来,生死攸关之际,每个人都清楚,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恐怖分子的头目带着一大群手下,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长江云新闻 2022年10月7日关于“《万里归途》原型之一!老兵王粤回忆索马里撤侨”的报道) 沙尘弥漫的摩加迪沙街头,枪声不断撕裂着寂静的空气,1991年的索马里,内战的阴霾笼罩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 王粤站在使馆窗前,眉头紧锁,本该回国的他,此刻却因种种原因留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国度。 他叹了口气,心里五味杂陈,"也许老天安排我多待一阵子是有原因的,"他自言自语道,"看来还有任务要完成啊。" "王秘书!出大事了!"一位年轻同事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脸上写满了惊慌,王粤心里一紧,"怎么回事?慢慢说!" "医疗队遇袭了,"同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13个男医生不知去向,6个女医生躲起来了,那帮武装分子正满世界找他们,扬言要'杀光所有中国人'!" 王粤感到一阵眩晕,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天哪,"他心想,"这下麻烦大了,"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思考对策,时间就是生命,他必须马上行动起来。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王粤等人的心上,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个画面:那些为索马里人民无私奉献的医生们,此刻正面临生命威胁。 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涌上心头,王粤知道,自己必须行动起来,"我去救他们,"王粤坚定地说,"请立即联系当地可靠的武装力量,我需要他们的协助。" 王粤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紧攥着车钥匙,同事们七嘴八舌地劝他别冒险,可他心里早已打定主意。 "哥几个,别劝了,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医生遇险,我能袖手旁观吗?" 他大步流星地走向停车场,心里直打鼓,那辆破旧面包车像是在等他似的,王粤深吸一口气,发动了车子。 "妈呀,真怕啊,"他小声嘀咕着,却毫不犹豫地踩下油门,街上乱糟糟的,时不时还能听到枪声。 短短的几分钟内,王粤思考再三,意识到单枪匹马恐怕难以成事,突然,他眼前一亮:"对啊,可以找民兵帮忙!" 他火急火燎地冲进民兵指挥部,二话不说就对赛义德喊:"兄弟,有急事相求!" 见赛义德犹豫不决,王粤急得直跺脚:"咱当过兵的人,这种时候不上谁上?要是你不去,我就只能自己上了!" 赛义德被他这股拼命的架势打动,一咬牙就答应了,最后,在王粤的感召下,还征得了5名经验老到的士兵参与行动。 他和团队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战火纷飞的地带,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交火区,提防着随时可能冒出的武装分子。 多亏王粤沉着冷静,开车技术又了得,才让他们一次次化险为夷,好不容易到了医疗队驻地,看到王粤他们来了,被困的医护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支救援队就像一缕阳光,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感觉苦难的日子要熬到头了。 王粤迅速组织大家撤离,在返回的路上,他们遭遇了武装分子的伏击,枪声大作,子弹呼啸而过。 "趴下!"他大喊着,同时猛地转动方向盘,躲过一枚迎面而来的子弹,成功将20多名同胞安全护送回大使馆。 街上枪声不断,他深吸一口气,拉开了车门,这已经是他第几次冒险了?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每次出去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但只要想到还有同胞需要帮助,他就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终于,在1月10日这天,王粤站在"永门"号货轮的甲板上,看着摩加迪沙的海岸线渐渐远去。 他的心情复杂极了,既欣慰又感慨,这些天发生的一切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同胞们惊恐的眼神、赛义德伸出的援手、自己一次次在枪林弹雨中穿梭... 王粤摇摇头,试图甩掉这些画面,他知道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但看到大家安全登船的那一刻,他感到一切都值得了。 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只要祖国和同胞需要,他永远都会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因为在他心中,有一种力量,永远指引着他前行,那就是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和对同胞的无限牵挂。
“所有中国人,一个不留!”1991年,索马里突发危机,一群武装分子闯入中国援助医
易信娱乐
2024-10-06 17:39: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