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够350万咱就去隐居!”2000年,那会儿大家都疯狂迷恋养生,他一时兴起就办了个班,没想到这一下子就火了,教室里挤得水泄不通,钱也哗啦啦地进账,王青松有时会觉得有点不真实,自己怎么突然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不过最让他惊喜的是在课堂上遇到了张梅,那个比他小十几岁的女孩,聪明伶俐,性格又合他意,两人一见如故,没多久就结婚了,可是事情发展不受他控制了......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 读者 2024年7月26日关于“北大硕士王青松,攒够350万后,携妻隐居深山11年,后来怎样了?”的报道) 王青松坐在北大的教室里,望着窗外的银杏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奇怪的感觉,他原以为自己会一辈子当个大学老师,可谁知道人生会有这么大的转弯呢? 回想起自己从河南农村一路考到北大,王青松不禁莞尔,那时候他可真是个书呆子,整天泡在图书馆里,连吃饭都忘了。 现在想想,那些日子虽然辛苦,却也是最单纯快乐的时光,谁能想到,他后来竟然开起了养生课。 现在的生活虽然跟以前大不相同,但王青松觉得挺满足,他和张梅常常讨论,觉得人生就该活出自己的样子。 钱是赚到了,可是他俩次报考北大博士都失败了,心里特别难受,张梅教了这么多年书,连个讲师都没评上。 生活的不如意让他们产生了疑问,1995年一个周末,他们偶然去了趟乡下的小山村,看到村民们过着简单、安详的日子,两人突然有了一种感觉——也许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城市里追名逐利的压力,让他们有点喘不过气,相比之下,乡村的宁静反而让他们觉得踏实,这次偶遇,让王青松夫妇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换个活法? 也许远离城市的喧嚣,过点清静日子,未尝不是一种选择,王青松凝视着远处的青山,轻声对妻子说:"也许,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俩人会心一笑,就这样, 2000年,他们毅然辞去北大教师的铁饭碗,带着350万积蓄,选择在北京和河北交界的深山隐居。 他们花20万承包了2500亩荒山,就这样,在这片自己开创的世外桃源里,夫妇俩过上了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 他们吃的是自己种的有机蔬菜,喝的是山泉水,用的是秸秆制成的一次性筷子...... 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特别惬意自在,可是哪有这么简单,2004年,在这片与世隔绝的深山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 王青松和张梅的儿子小宇出生了,为了坚持隐居的决定,王青松自己接生了孩子,他们一直把教育小宇当作头等大事,张梅每天都会认真地给儿子上语文、数学和英语课。 夫妻俩还特意教小宇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等,看着儿子学习进步神速,王青松常常暗自欣慰,觉得这比城里的教育效果好多了。 小宇的童年就是在放羊中度过的,在山里长大的他,身体特别棒,不过,这种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有一次,朋友来访,看到儿子惊恐的反应,王青松夫妇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开始担心,这样与世隔绝的生活会不会影响儿子将来的发展。 更让他们发愁的是,当初带进山的钱也快花完了,2011年,在隐居11年后,王青松一家决定重返社会,他们变卖了山里的资产,带着孩子回到了城市。 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夫妻俩难免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当初王青松满怀憧憬地想重返社会,他心想,自己种的有机蔬菜和牛羊肉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甚至还打算把这几年的隐居生活写成书,每次想到这里,他不禁豪情万丈,觉得自己说不定能拿个诺贝尔文学奖呢,"三年时间应该够了"。 他信心十足地想着,"回来赚点钱,以后还能继续过我的桃花源生活,"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么多年与世隔绝,他和家人想重新融入社会哪有那么容易,更糟的是,2016年一场意外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一篇断章取义的采访报道惹恼了母校北大,直接影响了儿子的入学。 这件事对王青松打击不小,从那以后,他们一家再也没了消息,坊间传言说,他们又回到了深山里过自己的日子去了,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桃花源,他们想追求的,或许就是那份内心的宁静吧。
“攒够350万咱就去隐居!”2000年,那会儿大家都疯狂迷恋养生,他一时兴起就办
易信娱乐
2024-10-10 10:45:59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