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五年,我学会不再为难自己。
一只思敏在浙大吃烧烤
2024-10-14 12:13:20
🔺《思敏读博感悟》第35篇,这个系列合集见笔记结尾👇🏻
之前我写的一篇《读研生活不应该牺牲自己生活》的笔记里收到了这么一条评论:
“学姐,你一路卷到毕业了,现在和我们说不要卷,这不现实。”
博士毕业一年后,我经历了很多,对这个话题又有了新的感悟。
🔺正如这篇笔记标题所说:读博五年,我学会了不再为难自己。而我至今都很庆幸,我在读博半程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这至少让我剩余的读博生涯不再过于焦虑、拧巴、和自己较劲儿过不去。
而我知道,现在在看这篇笔记的你,很可能绝大多数依然处在这个状态。
毫不夸张地说,我曾经一度认为“为难自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因为我觉得“克服人性的懒惰”、“越来越能吃苦”就是表明我在进步。
所以我在读博前半程特别是刚读博的时候会早出晚归、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地埋头在实验室里。无论生病、身体太累了、情绪不好、脑子已经运转不过来……多么不好的状态,我都会把自己“钉”在工位上。
杭州是一座很美的城市,但我那时候几乎没怎么出去游玩过,我没有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就在工位电脑前。
现在看来,当时年纪尚小的我忽视了一个词叫做“效率”。或者说,我没有意识到,努力原来是会分为“有效努力”和“无效努力”的。
我们常常说“事半功倍”,其实对于做科研我们甚至都不奢望事半功倍,事半功半或者事倍功倍就已经很满意了。
🔺而后来的结果表明,我当初的那些所谓“努力”,其实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事倍功零。
但是“不为难自己”不代表“摆烂”。
如果这件事情很急且很重要,那么我会不留遗力地去做,不会假装松弛chill,说“哎呀科研没那么重要,毕竟人生是旷野”,我会比谁都认真努力。就像前几天有个学妹在我那篇《读博work life balance》的笔记下说她已经准备好国庆放假了但是突然收到论文返修意见,那我肯定是支持她先回复论文意见,等完事儿了就算这个假期过去了也可以在工作日摸摸鱼给自己放松一下。
但如果这件事就是没什么非做不可的明确目标,就比如我已经起早贪黑all in科研五天了,我的大脑和身体已经明显告急说吃不消了……
(写不下啦,剩下的文字见图片吧👆🏻)
0
阅读:0
盾dun
最近正想着怎么提高效率呢,虽然早九晚十一,也不怎么玩手机,但是实际科研时间真的不多效率太低